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心系病证论文--胸痹(真心痛)论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8-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5页
1 临床资料第15-17页
    1.1 病例来源第15页
    1.2 诊断标准第15-16页
        1.2.1 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第15页
        1.2.2 多支冠脉临界病变诊断标准第15页
        1.2.3 中医诊断标准第15-16页
    1.3 纳入标准第16页
    1.4 排除标准第16页
    1.5 剔除标准第16页
    1.6 中止标准第16页
    1.7 样本量计算第16-17页
2 研究方案第17-21页
    2.1 研究分组第17页
    2.2 治疗方案第17页
        2.2.1 药物选择第17页
        2.2.2 服药情况第17页
    2.3 观察指标第17-19页
        2.3.1 疗效性指标第17-18页
        2.3.2 安全性指标第18-19页
    2.4 技术路线图第19页
    2.5 疗效判定标准第19-20页
    2.6 统计方法第20-21页
3 研究结果第21-31页
    3.1 入组情况分析第21页
        3.1.1 病例脱落情况第21页
    3.2 基本资料比较第21页
    3.3 临床疗效评价第21-30页
        3.3.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第21-23页
        3.3.2 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比较第23-25页
        3.3.3 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第25页
        3.3.4 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比较第25-26页
        3.3.5 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第26页
        3.3.6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第26-28页
        3.3.7 治疗前后IL-6、IL-8、Hcy比较第28-30页
    3.4 安全性评价第30-31页
4 分析讨论第31-46页
    4.1 冠脉临界病变第31-36页
        4.1.1 冠脉临界病变评判第31-34页
        4.1.2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治疗第34-36页
    4.3 立证基础第36-37页
    4.4 气虚血瘀证现代研究第37-38页
    4.5 方药分析第38-40页
        4.5.1 黄芪第38页
        4.5.2 桂枝第38-39页
        4.5.3 白芍第39页
        4.5.4 生姜第39-40页
        4.5.5 大枣第40页
    4.6 疗效分析第40-45页
        4.6.1 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40-41页
        4.6.2 对心绞痛症状疗效分析第41-42页
        4.6.3 对硝酸甘油减停率疗效分析第42页
        4.6.4 对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疗效分析第42-43页
        4.6.5 对心电图疗效分析第43页
        4.6.6 对血脂疗效分析第43-44页
        4.6.7 对IL及Hcy疗效分析第44页
        4.6.8 对安全性的分析第44-45页
    4.7 问题与展望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53-59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二 已发表论文第59-67页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第67-68页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第6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
下一篇: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