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二律背反”及其理论价值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页 |
一、“二律背反”的产生与理性的僭越 | 第9-16页 |
(一) 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与僭越冲动 | 第9-12页 |
(二) 理性的僭越使用导致“二律背反” | 第12-14页 |
(三) “二律背反”与纯粹理性的批判 | 第14-16页 |
二、“二律背反”的实质及其解决 | 第16-45页 |
(一) 一般先验理念的特征及起源 | 第16-18页 |
(二) “二律背反”的内容及其实质 | 第18-29页 |
1. 数学性“二律背反” | 第21-25页 |
2. 力学性“二律背反” | 第25-29页 |
(三) “二律背反”的解决 | 第29-45页 |
1. 知性范畴的作用及其使用范围 | 第31-33页 |
2. 把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理由 | 第33-36页 |
3. 范畴的经验性综合与二律背反的先验理念 | 第36-38页 |
4. 宇宙论二律背反的解决 | 第38-45页 |
三、“二律背反”的辩证法价值 | 第45-61页 |
(一) 辩证法的起源与康德的先验辩证法 | 第47-54页 |
(二) 二律背反是辩证地认识宇宙论理念的谬误推理 | 第54-57页 |
(三) 二律背反对辩证法使用范围的重新界定 | 第57-61页 |
四、“二律背反”的形上学价值 | 第61-75页 |
(一) 二律背反对自然形而上学的批判 | 第66-71页 |
(二) 二律背反对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 | 第71-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注释 | 第76-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