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的质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复方茶碱麻黄碱片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6-43页 |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建 | 第16-35页 |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6-29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6页 |
2. 色谱条件 | 第1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16-18页 |
·色谱峰的确认 | 第18-20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20页 |
4. 方法学验证 | 第20-29页 |
·专属性 | 第20页 |
·回收率 | 第20-22页 |
·精密度 | 第22-23页 |
·线性与范围 | 第23-27页 |
·溶液的稳定性 | 第27-28页 |
·系统适用性实验 | 第28-29页 |
(二) 偏最小二乘法 | 第29-35页 |
1. 测定条件的选择 | 第29-30页 |
·各组分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测定各组分标准吸收曲线 | 第29-30页 |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30-33页 |
·校正集溶液吸收度的测定 | 第33页 |
3. 方法学验证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页 |
二、复方茶碱麻黄碱片鉴别方法的建立 | 第35-36页 |
1.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36页 |
3. 方法学验证 | 第36页 |
4. 讨论 | 第36页 |
三、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6-43页 |
1. 色谱条件 | 第36页 |
2. 方法 | 第36-37页 |
3. 方法学验证 | 第37-43页 |
·专属性 | 第37页 |
·回收率 | 第37-39页 |
·精密度 | 第39页 |
·线性与范围 | 第39-42页 |
·溶液的稳定性 | 第42页 |
·系统适用性实验 | 第42-43页 |
第二章 产品的质量检验 | 第43-52页 |
一、鉴别 | 第43-44页 |
1. 法定方法 | 第43页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3-44页 |
二、溶出度的测定 | 第44-46页 |
1. 对照品溶液 | 第44页 |
2. 方法 | 第44-45页 |
3. 测定 | 第45-46页 |
三、含量测定 | 第46-51页 |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6-47页 |
2. 偏最小二乘法 | 第47-49页 |
3. 两种方法对照 | 第49-51页 |
四、含量限度的制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目录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