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共轨式喷油系统概述 | 第13-15页 |
·电控共轨式喷射系统对排放的影响 | 第15-17页 |
·共轨系统对柴油机HC、氮氧化物和颗粒等排放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共轨系统对改善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和白烟排放的影响 | 第16-17页 |
·国内外高压共轨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内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 | 第22-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电磁阀式高压共轨喷油器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6-43页 |
·电磁阀式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电磁阀式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计算假设 | 第27-28页 |
·喷油器控制室的压力计算 | 第28-29页 |
·喷油器盛油槽的压力计算 | 第29-30页 |
·喷油嘴压力室内压力的计算: | 第30-31页 |
·针阀运动方程: | 第31页 |
·电磁阀共轨喷油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仿真模型建立方法的选择 | 第31-34页 |
·高压共轨喷油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高压共轨系统台架试验 | 第36-42页 |
·实验过程 | 第37页 |
·试验台架与设备 | 第37-40页 |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柴油机燃烧模型的建立 | 第43-5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仿真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设置 | 第46-52页 |
·湍流模型 | 第47页 |
·喷雾模型 | 第47-48页 |
·着火和燃烧模型 | 第48-49页 |
·排放模型 | 第49-50页 |
·初始边界条件的获得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喷油压力对共轨柴油机燃烧特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53-68页 |
·喷油压力对共轨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53-57页 |
·喷油压力对燃烧始点的影响 | 第53-54页 |
·喷油压力对缸内平均燃烧压力与温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喷油压力对压力升高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喷油压力对放热规律的影响 | 第56-57页 |
·喷油压力对共轨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 第57-67页 |
·喷油压力对缸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57-60页 |
·喷油压力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60-63页 |
·喷油压力对颗粒排放的影响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