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诗坛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宋诗研究的空间与意义——以南宋中兴诗坛为例 | 第8-16页 |
第一章 中兴诗坛概观 | 第16-33页 |
第一节 中兴诗坛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第二节 中兴诗坛起始终既 | 第21-29页 |
第三节 中兴诗坛面貌构成 | 第29-33页 |
第二章 中兴之治与中兴诗坛 | 第33-47页 |
第一节 乾淳之治与文化盛世 | 第33-37页 |
第二节 恢复之志与爱国之音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儒家情怀与纪实精神 | 第41-47页 |
第三章 中兴诗坛诗学思想 | 第47-83页 |
第一节 别出机杼、自成一家 | 第47-55页 |
第二节 江山为助、万象毕来 | 第55-62页 |
第三节 人如元祐、诗不江西 | 第62-74页 |
第四节 赏音晚唐、攀翻陶韦 | 第74-83页 |
第四章 激昂的开篇:中兴诗坛之起始 | 第83-104页 |
第一节 绍兴之季诗坛创作活动 | 第83-86页 |
第二节 韩元吉:苍郁俊劲、清腴朗润 | 第86-96页 |
第三节 喻良能:流丽清新、疏淡隽雅 | 第96-104页 |
第五章 四壁并开:宋代诗歌之再度隆兴 | 第104-143页 |
第一节 "中兴四大家"之形成 | 第104-108页 |
第二节 "中兴四大家"师友渊源 | 第108-115页 |
第三节 陆游与杨万里:同岑异苔、屹然双峙 | 第115-128页 |
第四节 陆游:笔力扛鼎、诗家三昧 | 第128-137页 |
第五节 范成大:激扬士风、使北巨制 | 第137-143页 |
第六章 上将与先锋:"诚斋体"后进诗人 | 第143-178页 |
第一节 "诚斋体"后进诗人考论 | 第143-148页 |
第二节 姜特立:精工雅饬、疏爽超旷 | 第148-154页 |
第三节 项安世:自然清远、疏朗轻秀 | 第154-163页 |
第四节 许及之:清圆闲细、宽舒洒脱 | 第163-168页 |
第五节 张镃:萧散谐婉、清雅高孤 | 第168-178页 |
第七章 影响的焦虑:"后乾淳"诗坛之反拨 | 第178-211页 |
第一节 "后乾淳"诗坛整体面貌 | 第178-179页 |
第二节 楼钥:夭矫盘礴、雄健排荡 | 第179-193页 |
第三节 陈傅良:精深拗峭、坚劲雄苍 | 第193-203页 |
第四节 袁说友:慷慨豪纵、跌宕瑰奇 | 第203-211页 |
第八章 寂寞的殿军:中兴诗坛之终既 | 第211-242页 |
第一节 "二泉"在南宋诗坛之地位 | 第211-220页 |
第二节 赵蕃:旨淡骨清、貌朴心深 | 第220-233页 |
第三节 韩淲:雅淡秾粹、郁纡悲悒 | 第233-242页 |
结语 | 第242-243页 |
附编:考辩之什 | 第243-255页 |
1.喻良能生年考 | 第243页 |
2.章甫生年考 | 第243页 |
3.虞俦生年考 | 第243-244页 |
4.许及之生年考 | 第244页 |
5.姜夔卒年考 | 第244-247页 |
6.赵蕃"平生知己晦庵老"非朱熹辨 | 第247-249页 |
7."诗赋并刊"与《剑南诗稿》版本问题 | 第249-253页 |
8.《放翁佚稿》误收姜特立诗考 | 第253-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5-266页 |
后记 | 第26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