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1.1 棕榈藤解剖构造研究 | 第14-16页 |
1.1.2 棕榈藤细胞壁超微结构研究 | 第16-18页 |
1.1.3 棕榈藤细胞壁成分分布研究 | 第18-2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5 项目支持及经费来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单叶省藤主要显微解剖特征的变异 | 第23-33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2.2.1 组织比量变异 | 第27-28页 |
2.2.2 纤维形态特征变异 | 第28-29页 |
2.2.3 维管束形态因子的变异 | 第29-30页 |
2.2.4 后生木质部大导管形态特征的变异 | 第30-31页 |
2.2.5 微纤丝角变异规律 | 第31-32页 |
2.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单叶省藤细胞壁层结构及微纤丝走向 | 第33-43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3-3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2.1 纤维细胞壁壁层超微构造 | 第36-37页 |
3.2.2 细胞壁各层微纤丝角度及走向 | 第37-42页 |
3.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单叶省藤细胞壁木质素和多糖的沉积规律 | 第43-54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4.2.1 木质素在维管束中的分布规律 | 第44-45页 |
4.2.2 不同细胞类型中木质素与多糖的沉积 | 第45-51页 |
4.2.3 各类细胞中木质素与多糖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沉积规律 | 第51-53页 |
4.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