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导论 | 第8-14页 |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论文创新 | 第13-14页 |
| 2 铜川是典型资源型城市 | 第14-18页 |
| ·铜川的基本概况 | 第14-15页 |
| ·铜川产业结构分析 | 第15-18页 |
|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15页 |
| ·产业结构呈超重型 | 第15页 |
| ·煤炭采掘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 | 第15-16页 |
| ·就业对煤炭采掘业依赖过大 | 第16页 |
| ·煤炭采掘业增长乏力 | 第16-18页 |
| 3 铜川产业转型中接替产业的选择 | 第18-31页 |
| ·产业转型的模式 | 第18-22页 |
| ·产业深化模式 | 第18-19页 |
| ·产业替代模式 | 第19-21页 |
| ·多元复合模式 | 第21-22页 |
| ·接替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 ·影响接替产业选择的因素 | 第22-24页 |
| ·选择接替产业的标准 | 第24-26页 |
| ·铜川的接替产业选择 | 第26-31页 |
| ·接替产业选择的方法—主成份分析法 | 第26-27页 |
| ·铜川接替产业的选择 | 第27-31页 |
| 4 铜川产业转型的成本分析 | 第31-39页 |
| ·产业转型成本的界定 | 第31-34页 |
| ·产业转型成本的含义 | 第31-32页 |
| ·产业转型成本的类型 | 第32-34页 |
| ·铜川产业转型成本分析 | 第34-36页 |
| ·铜川转型实施成本 | 第34-35页 |
| ·铜川产业转型的风险成本 | 第35-36页 |
| ·转型成本的承担 | 第36-39页 |
| ·政府对成本的承担 | 第36-37页 |
| ·企业对成本的承担 | 第37-39页 |
| 5 铜川产业转型的机制分析 | 第39-41页 |
|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 第39页 |
|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第39-40页 |
| ·接替产业扶持机制 | 第40-41页 |
| 6 铜川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措施 | 第41-44页 |
| ·多元化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 | 第41-42页 |
| ·加强地质勘探,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 第41页 |
| ·实施产业深化,延长煤炭产业链条 | 第41页 |
| ·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转型 | 第41-42页 |
| ·培育特色产业 | 第42页 |
| ·明确政府职责,建立产业转型的配套措施体系 | 第42-44页 |
| ·加强改革,推行资源开发补偿措施 | 第42页 |
| ·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对衰退产业和接替产业的扶持力度 | 第42页 |
| ·建立配套措施,吸引资金、技术、人才 | 第42-43页 |
| ·实施再就业工程,健全社会保障措施 | 第43-44页 |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