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一、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概述 | 第8-16页 |
(一) 体质与特异体质 | 第8-9页 |
(二)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特点 | 第9-11页 |
1、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主体 | 第9页 |
2、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主观内容 | 第9-10页 |
3、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客观行为及起因 | 第10页 |
4、特异体质人死亡的原因 | 第10-11页 |
(三)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现状分析 | 第11-16页 |
1、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分歧形式 | 第12-13页 |
2、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分歧意见的负面效应 | 第13-16页 |
二、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理论分析 | 第16-29页 |
(一)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类型分析 | 第16-17页 |
1、按行为方式划分 | 第16页 |
2、按行为人数划分 | 第16-17页 |
3、按行为人是否明知被害人存在疾病及是否为老年人划分 | 第17页 |
(二) 对致特异体质人死亡定性理论分歧 | 第17-20页 |
1、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认识分歧 | 第17-19页 |
2、行为人主观罪过认识分歧 | 第19-20页 |
(三) 对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定性分析 | 第20-27页 |
1、实施语言谩骂,致疾病发作而死亡的定性 | 第20-21页 |
2、实施推搡、撕扯、击拍行为,致疾病发作而死亡的定性 | 第21-22页 |
3、实施一下击打行为,导致疾病发作而死亡的定性 | 第22-23页 |
4、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疾病发作而死亡的定性 | 第23-24页 |
5、二人以上过失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的定性 | 第24-25页 |
6、故意伤害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的定性 | 第25-27页 |
(四)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量刑分析 | 第27-29页 |
1、过失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的量刑分析 | 第27-28页 |
2、故意伤害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的量刑分析 | 第28-29页 |
三、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公诉实务 | 第29-38页 |
(一)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审查 | 第29-31页 |
1、嫌疑人强制措施的审查 | 第29页 |
2、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证据的审查 | 第29-31页 |
(二)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处理 | 第31-35页 |
1、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汇报 | 第31-33页 |
2、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不起诉 | 第33-34页 |
3、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起诉 | 第34-35页 |
(三)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出庭公诉方略 | 第35-38页 |
1、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庭前准备 | 第35页 |
2、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法庭调查 | 第35-36页 |
3、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法庭辩论 | 第36-38页 |
四、对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立法建议 | 第38-42页 |
(一)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处理中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1、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入罪率高 | 第38页 |
2、法医鉴定结论没有明确疾病严重程度 | 第38-39页 |
3、行为人所受治安处罚欠缺 | 第39页 |
(二)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立法建议 | 第39-42页 |
1、应明确“特异体质”概念并引入《刑法》 | 第39-40页 |
2、应在《刑法》中增加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罪 | 第40页 |
3、应增加劳动补偿行为执行方式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