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振荡现象学中的若干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第2章 标准模型和超出标准模型的中微子 | 第19-47页 |
| ·概论 | 第19-20页 |
| ·标准模型中的中微子 | 第20-25页 |
| ·中微子质量和Seesaw模型 | 第25-29页 |
| ·M_L=M_N=0:Dirac中微子 | 第26-27页 |
| ·M_N>>M_D:Seesaw机制 | 第27-28页 |
| ·第二类Seesaw模型 | 第28-29页 |
| ·中微子质量矩阵和混合矩阵 | 第29-34页 |
| ·中微子混合模型 | 第34-47页 |
| ·几种常见的常数混合矩阵 | 第35-36页 |
| ·Tri-Bimaximal混合的高阶修正 | 第36-47页 |
| 第3章 真空振荡与中微子振荡理论 | 第47-71页 |
| ·前言 | 第47-48页 |
| ·中微子真空振荡 | 第48-57页 |
| ·标准形式的真空振荡公式 | 第48-52页 |
| ·两味振荡与单Δm~2近似 | 第52-56页 |
| ·标准公式推导中的假设 | 第56-57页 |
| ·量子场论中的中微子振荡理论 | 第57-71页 |
| ·相互作用弱态模型 | 第57-62页 |
| ·非等价的味真空模型 | 第62-68页 |
| ·振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 第68-71页 |
| 第4章 太阳中微子的物质效应:MSW机制 | 第71-111页 |
| ·概述 | 第71页 |
| ·MSW共振增强机制 | 第71-85页 |
| ·向前相干散射势和演化方程 | 第71-75页 |
| ·MSW效应 | 第75-81页 |
| ·三味混合的次级效应 | 第81-85页 |
| ·太阳中微子的活跃惰性转化 | 第85-102页 |
| ·惰性中微子的引入 | 第86页 |
| ·演化方程 | 第86-88页 |
| ·有效相互作用表象 | 第88-92页 |
| ·味中微子的振荡几率 | 第92-95页 |
| ·极端非绝热极限 | 第95-97页 |
| ·数值计算 | 第97-102页 |
| ·太阳中微子的地球物质效应 | 第102-111页 |
| ·PREM模型 | 第103页 |
| ·三味混合的地球效应 | 第103-107页 |
| ·更一般情形 | 第107-111页 |
| 第5章 太阳中微子实验统计分析 | 第111-135页 |
| ·概论 | 第111-112页 |
| ·标准太阳模型 | 第112-116页 |
| ·太阳中微子实验介绍 | 第116-122页 |
| ·放射性化学实验 | 第116-117页 |
| ·水的Cherenkov探测器实验 | 第117-122页 |
| ·KamLAND | 第122页 |
|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122-132页 |
| ·理论预期Y~(th)的计算 | 第123-127页 |
| ·误差分析和协方差矩阵σ~2(tot)的构造 | 第127-132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32-135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35-1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 附录 | 第145-159页 |
| A.1 复矩阵对角化 | 第145-146页 |
| A.2 有效理论中的(?)_5算符 | 第146-147页 |
| A.3 相互作用弱态的波包模型 | 第147-155页 |
| A.3.1 数学准备 | 第147-149页 |
| A.3.2 波包模型 | 第149-155页 |
| A.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5-159页 |
| A.4.1 最小方差方法 | 第155-156页 |
| A.4.2 贝叶斯统计方法 | 第156-159页 |
| 致谢 | 第159-1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