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环境中持久有机污染物(POPs)与环境中持久有机物的分析进展 | 第8-12页 |
·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概念 | 第8页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 | 第8-9页 |
·持久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第9页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 | 第9-11页 |
·有机氯农药 | 第9页 |
·工业产品 | 第9-10页 |
·二次产物 | 第10页 |
·全氟化合物 | 第10-11页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规律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主要仪器 | 第12-25页 |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 第12-17页 |
·索氏提取法 | 第12-13页 |
·超声提取法 | 第13页 |
·固相萃取法(SPE) | 第13-15页 |
·固相微萃取技术 | 第15-16页 |
·微波辅助萃取 | 第16-17页 |
·主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 | 第17-20页 |
·液相色谱 | 第18-19页 |
·二维气相色谱 | 第19页 |
·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 | 第19-20页 |
·有机质谱原理 | 第20-25页 |
·质谱仪器及原理原理 | 第20-21页 |
·质谱的测量范围和分辨率 | 第21页 |
·分辨率 | 第21页 |
·质谱的仪器组成 | 第21-22页 |
·质谱离子源分类 | 第22-23页 |
·质谱图 | 第23-24页 |
·质谱中的重要概念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机动车尾气中的有机成分 | 第25-34页 |
·前言 | 第25页 |
·机动车尾气的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6页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6页 |
·仪器条件 | 第26-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页 |
·讨论及实验结果 | 第27-33页 |
·实验的优化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黄河水中的全氟化合物 | 第34-43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8-40页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