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第一节 杏鲍菇、白灵菇概述第12-17页
  1 杏鲍菇概述第12-13页
  2 白灵菇概述第13-14页
  3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关系问题第14-17页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第17-20页
  1 食用菌的育种方法第17-18页
   ·自然选育第17页
   ·诱变育种第17页
   ·杂交育种第17-18页
   ·细胞融合育种第18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和菌种的改良第18页
  2 食用菌远缘育种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第三节 品种的的鉴定与分类第20-23页
  1 形态学鉴定与分类第20页
  2 细胞学鉴定与分类第20-23页
第二章 杏鲍菇与白灵菇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分析第23-33页
 1 材料第23-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7页
   ·菌丝的收集第24页
   ·菌丝 DNA 提取(CTAB 法)第24页
   ·ITS-RFLP 分析第24-26页
     ·ITS-PCR 反应体系第24页
     ·扩增步骤第24-25页
     ·ITS-RFLP 分析第25页
     ·ITS 序列的克隆测序第25-26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5页
       ·与载体的连接第25-26页
       ·转化第26页
       ·阳性克隆的检测(菌落PCR)第26页
       ·测序分析第26页
   ·杏白灵极性因子测定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4 总结与讨论第32-33页
第三章 亲本的分析和杂交第33-43页
 第一节 亲本的遗传分析与分组第33-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第二节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杂交配对第38-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供试菌株(同第一节2.2)第38页
   ·培养基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页
     ·杏鲍菇与白灵菇单孢菌株配对杂交第38页
     ·杂交菌株的纯化第38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出菇及农艺性状分析第43-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6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2-65页
第五章 杏白灵的验证及遗传特性第65-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页
 2 实验方法第65-6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一第78-83页
附录二第83-88页
附录 三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琯溪蜜柚单染色体AFLP指纹图谱构建和分类
下一篇:环境因子对豇豆光合特性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