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结构控制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水质在线监测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水质在线监测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水质在线监测的发展历程 | 第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总体方案 | 第17-25页 |
·仪器的测量原理 | 第17-19页 |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第17-18页 |
·朗伯-比尔(Lamb-Beer)定律 | 第18-19页 |
·主要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铬 | 第19-20页 |
·铅 | 第20页 |
·A 表面活性剂 | 第20页 |
·化学耗氧量(COD) | 第20页 |
·氨氮 | 第20-21页 |
·总磷 | 第21页 |
·挥发酚 | 第21页 |
·仪器总体方案 | 第21-24页 |
·光学测量机构方案 | 第22-23页 |
·进样及排废机构 | 第23-24页 |
·运动检测机构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 第25-34页 |
·光学测量模块的设计 | 第25-26页 |
·光源的选择及其性能参数 | 第25-26页 |
·微型光谱仪的选型及其性能 | 第26页 |
·直线导轨机构 | 第26-28页 |
·直线导轨机构的选取 | 第26-27页 |
·步进电机的选取 | 第27-28页 |
·运动检测机构 | 第28-30页 |
·清洗搅拌机构 | 第28-30页 |
·催化用紫外灯 | 第30页 |
·进样排样机构 | 第30-33页 |
·进样机构 | 第30-32页 |
·排废机构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第34-55页 |
·系统控制板硬件的总体方案 | 第34-36页 |
·系统控制电路的详细设计 | 第36-54页 |
·主控 MCU 特性简介及其端口分配 | 第36-37页 |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 第38-39页 |
·I/O 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与器件选取 | 第39-42页 |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第42-46页 |
·电磁阀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6-47页 |
·蠕动泵/清洗搅拌用步进电机电机驱动控制电路 | 第47-52页 |
·串行接口电路 | 第52页 |
·光源、紫外灯、直流电机蠕动泵的控制电路。 | 第52-53页 |
·限位开关控制电路 | 第53页 |
·控制板 PCB 的制作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控制程序的设计 | 第55-63页 |
·软件开发语言及环境 | 第55-56页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串口通讯程序 | 第58-62页 |
·RS-232 简介 | 第58-60页 |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控制板调试及实验结论 | 第63-67页 |
·控制板调试 | 第63-66页 |
·实验结论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7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