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局部放电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XLPE 电缆附件绝缘故障原因及PD 的产生 | 第8-11页 |
·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意义 | 第11页 |
·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放电模式 | 第11-12页 |
·局部放电特征提取 | 第12-16页 |
·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分类器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7-19页 |
2 电缆中间接头局部放电试验研究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页 |
·缺陷模型及试验设备 | 第19-24页 |
·缺陷模型 | 第19-21页 |
·试验设备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2-24页 |
·试验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第24-27页 |
·局部放电单次波形 | 第24-26页 |
·局部放电三维分布谱图及其灰度图像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电缆局部放电特征量提取研究 | 第29-44页 |
·引言 | 第29页 |
·一维特征量提取算法 | 第29-35页 |
·离散小波变换的原理 | 第30-31页 |
·常用小波函数 | 第31-32页 |
·小波系数矩阵构造 | 第32-34页 |
·奇异值分解理论 | 第34页 |
·基于小波变换奇异值分解的特征提取 | 第34-35页 |
·二维特征量提取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第35-43页 |
·线性鉴别分析 | 第36-38页 |
·最大间距准则 | 第38页 |
·二维鉴别分析 | 第38-41页 |
·一维鉴别分析与二维鉴别分析的对比 | 第41-42页 |
·双向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算法实现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式识别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支持向量机理论 | 第44-48页 |
·最优分类面 | 第45页 |
·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45-46页 |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46-47页 |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第47-48页 |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 第48-49页 |
·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模式识别 | 第49-50页 |
·双向2DMMC 提取特征量的模式识别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