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10-16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10-12页 |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病例选择 | 第10-1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1-12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12页 |
| ·临床分组 | 第12页 |
| ·治疗方案 | 第12页 |
| 3. 观察项目及指标 | 第12-13页 |
| ·观察方法 | 第13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13页 |
| ·疗效性指标 | 第13页 |
| ·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 第13页 |
| 4 症状体征量化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 ·β-HCG | 第13-14页 |
| ·异位妊娠包块 | 第14页 |
| ·腹痛 | 第14页 |
| ·阴道出血 | 第14页 |
| 5. 疗效评价 | 第14-15页 |
| ·指标的权重分配 | 第14页 |
| ·疗效标准 | 第14-15页 |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 第16-24页 |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6-18页 |
| 2. 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 第18-20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血β-HCG加权评分比较 | 第18-19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包块大小加权评分比较 | 第19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腹痛加权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阴道出血加权评分比较 | 第20页 |
| 3.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0-22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总显效率比较 | 第20-21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总有效率比较 | 第21-22页 |
| ·2组患者2周、3周、4周加权综合评分 | 第22页 |
| 4. 研究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 第22-24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4-32页 |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4-25页 |
| ·未破损期 | 第24页 |
| ·已破损期 | 第24-25页 |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5-26页 |
| 3. 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 | 第26-27页 |
| 4. 自拟异位妊娠方的药物组成及药理研究 | 第27-29页 |
| ·药物组成 | 第27页 |
| ·中药性味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7-29页 |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 6. 小结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附录 | 第36-45页 |
| 附录A:病例资料表 | 第36-37页 |
| 附录B: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一览表 | 第37-38页 |
| 附录C:加权综合评分表 | 第38-39页 |
| 附录D:综述 | 第39-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