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选题背景第12-14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选题意义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城市非建设用地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7-32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相关概念解析第18-20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概念第20-21页
   ·非建设用地研究的理论体系第21-29页
     ·非建设用地研究的基础理论第21-22页
     ·非建设用地的研究的应用理论第22-26页
     ·非建设用地保护的案例第26-29页
   ·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表现的问题及原因第29-31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面临的问题第29页
     ·制度层面原因第29-30页
     ·规划层面原因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分类与分级第32-46页
   ·研究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分级的意义第32-33页
     ·各个层次城市规划的参考依据第32页
     ·确定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级别第32-33页
     ·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活动第33页
   ·当前非建设用地分类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的非建设用地分类第33-34页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非建设用地分类第34-35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问题总结第35-36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与分级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生态安全因素第36-37页
     ·资源安全因素第37页
     ·社会发展因素第37-38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分类与分级第38-44页
     ·基于策略性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第38-41页
     ·基于功能性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第41-43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策略性分类与城市非建设用地功能性分类的关系第43-44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级保护意义第44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级控制的原则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城市非建设用地分类控制内容第46-56页
   ·非建设用地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第46-48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目标和定位第46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基本原则第46-47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内容第47-48页
   ·各层面法定规划中的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内容第48-50页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非建设用地控制内容第48-49页
     ·城市分区规划层面的非建设用地控制内容第49页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非建设用地控制内容第49-50页
     ·新农村规划层面的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第50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利用机制第50-52页
     ·功能复合机制第50页
     ·土地流转机制第50-51页
     ·土地经营机制第51页
     ·项目管理机制第51-52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政策保障第52-53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第52-53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地方性特征第53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公共政策属性第53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与空间管制区的关系第53-55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与禁止建设区的关系第53-54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与限制建设区关系第54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与适宜建设区关系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苏州市域非建设用地现状及问题第56-68页
   ·苏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演变第56-58页
     ·苏州概况第56-57页
     ·苏州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关系第57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第57-58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现状及特点第58-63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湿地水系分布及特点第58-61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农用地分布及特点第61-62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重点风景名胜区分布及特点第62-63页
   ·苏州非建设用地的控制与发展矛盾分析第63-67页
     ·保护土地资源与城市空间扩展矛盾突出第63-65页
     ·水资源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限制城市发展第65页
     ·土地资源储备不足威胁土地资源安全第65-66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村镇建设用地问题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措施探索第68-83页
   ·苏州控制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意义第68-71页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减慢城市蔓延第68-69页
     ·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土地高效利用第69页
     ·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作用第69-71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应注意的问题第71-74页
     ·保护水乡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第71-72页
     ·生态旅游相结合,拓展高附加值第72-73页
     ·与非建设用地相关的建设用地开发第73-74页
   ·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利用策略第74-82页
     ·保育型控制策略第74-77页
     ·战略型控制策略第77-79页
     ·边缘型控制策略第79-80页
     ·技术型控制策略第80页
     ·景观型控制策略第80-82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换的条件第82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换的管理条件第82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换的时间条件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4页
   ·主要结论第83页
   ·主要创新点第83页
   ·结论与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沸石分子筛对钙离子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城市天际线评价与控制研究初探--以苏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