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传统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页 |
2.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15页 |
·现代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探讨 | 第12-15页 |
3.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5-23页 |
·排卵障碍性疾病概述 | 第16-18页 |
·排卵监测方法 | 第18-19页 |
·常用促排卵西药 | 第19-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1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3-25页 |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诊断标准 | 第23-25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观察指标 | 第26-27页 |
·疗效判定 | 第27-28页 |
·统计方法 | 第2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8-30页 |
·安全性观察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35页 |
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31页 |
2. 补肾调周机理探讨 | 第31-33页 |
3.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