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Be与Zn氢化物双氢键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序言第9-19页
   ·氢键和双氢键的研究意义第9页
   ·双氢键的研究背景第9-13页
     ·双氢键的发现第10页
     ·双氢键的结构特点第10页
     ·和电子电荷密度拓扑性质第10-11页
     ·双氢键体系内的电子转移第11页
     ·双氢键体系内的相互作用性质第11-12页
     ·双氢键与传统氢键的区别第12页
     ·解释氢键的几种理论第12-13页
   ·研究内容的确定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19-27页
   ·Hartree-Fock(HF)理论第19-20页
     ·非相对论近似第19-20页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20页
     ·轨道近似第20页
   ·电子相关和微扰理论第20-21页
   ·氢键体系的几何结构优化第21页
   ·谐振频率的计算第21-22页
   ·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第22页
   ·自然键轨道(Natural Bond Orbital,NBO)理论第22-23页
   ·分子中的原子(Atoms In Molecules,AIM)理论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7页
第三章 NH_2BH_2形成的双氢键B-H.-.H-X的理论研究第27-39页
   ·引言第27页
   ·计算方法第27-28页
   ·结果和讨论第28-35页
     ·NH_2BH_2的结构与性质第28页
     ·复合物几何构型、相互作用能和频率分析第28-31页
     ·双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AIM)第31-33页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第33-35页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四章 双氢键HBeH...HRgF(Rg=Ar,Kr)的理论研究第39-47页
   ·前言第39页
   ·计算方法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几何构型与频率分析第40-41页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第41页
     ·电荷转移与分子内和分子间超共轭第41-42页
     ·HRg键的极化和Rg原子轨道的杂化第42-44页
     ·静电相互作用第44-45页
   ·结论第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第五章 XZnH(X=F,C1,Br)与HKrF形成双氢键的理论研究第47-55页
   ·前言第47页
   ·计算方法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2页
     ·几何构型与频率分析第48-49页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第49页
     ·HKr键的极化和Kr原子轨道的杂化第49-51页
     ·电荷转移与分子内和分子间超共轭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硼氮多面体分子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环境激素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