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媒介低俗化现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1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3 研究思路与目的 | 第10-12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5 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1 媒介低俗化现象概述 | 第15-33页 |
| ·低俗与低俗化 | 第15-17页 |
| ·媒介低俗化及其认识 | 第17-24页 |
| ·媒介低俗化的现实表现 | 第24-33页 |
| ·媒介低俗化内容细分 | 第24-30页 |
| ① 渲染暴力,追异猎奇 | 第25页 |
| ② 明星绯闻,娱乐至死 | 第25-27页 |
| ③ 以“性”为卖点,专打“擦边球” | 第27-28页 |
| ④ 刺激奢华消费,流露拜金意识 | 第28-29页 |
| ⑤ 淡薄苦难,漠视死亡 | 第29页 |
| ⑥ 真实的广告,虚假的谎言 | 第29-30页 |
| ·媒介融合下的低俗化 | 第30-33页 |
| 2 媒介文化研究范式下的低俗化现象成因 | 第33-50页 |
| ·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 ·法兰克福学派与媒介低俗化 | 第35-40页 |
| ·文化研究学派与媒介低俗化 | 第40-45页 |
| ·后现代社会与媒介低俗化 | 第45-50页 |
| 3 媒介文化建设与媒介低俗化现象治理 | 第50-66页 |
| ·媒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第50-52页 |
| ·抵制媒介低俗化的现实要求 | 第52-55页 |
| ·建构合理的文化意义争夺空间 | 第55-58页 |
| ·建构积极向上的后现代文化与消费文化 | 第58-62页 |
| ·国家、社会、公众:打造共同治理模式 | 第62-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