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1.1核壳结构纳米材料 | 第9-13页 |
1.1.1金属-金属的核壳纳米颗粒 | 第9-10页 |
1.1.2金属-半导体的核-壳纳米颗粒 | 第10-11页 |
1.1.3金属-绝缘体的核-壳纳米颗粒 | 第11-13页 |
1.2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3-20页 |
1.2.1SERS原理 | 第13-16页 |
1.2.2SERS标签 | 第16-18页 |
1.2.3SERS纳米探针 | 第18-20页 |
1.3SERS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9页 |
1.3.1SERS检测探针的设计原理 | 第20-22页 |
1.3.2直接的SERS检测法 | 第22-24页 |
1.3.3间接SERS检测法 | 第24-29页 |
1.4本课题所用材料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核-拉曼分子-壳结构中纳米壳与拉曼信号关系 | 第31-45页 |
2.1引言 | 第31-32页 |
2.2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2.2.1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实验设备 | 第32页 |
2.2.3金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2页 |
2.2.4拉曼信号分子对金纳米颗粒的修饰 | 第32-33页 |
2.2.5不同厚度金壳的制备 | 第33页 |
2.2.6Au-MBA-Ag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3页 |
2.2.7Au-MBA-Au@ZnO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双层金纳米颗粒 | 第34-37页 |
2.3.2Au-MBA-Ag纳米颗粒 | 第37-39页 |
2.3.3Au-MBA-Au@ZnO纳米颗粒 | 第39-42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用于细胞中谷胱甘肽的检测 | 第45-57页 |
3.1引言 | 第45-46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实验试剂 | 第46页 |
3.2.2实验设备 | 第46页 |
3.2.3Au-Mpy-Au@MnO2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46页 |
3.2.4体外SERS检测谷胱甘肽 | 第46-47页 |
3.2.5细胞培养 | 第47页 |
3.2.6细胞毒性实验 | 第47页 |
3.2.7活细胞中谷胱甘肽的拉曼成像 | 第47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3.3.1Au-Mpy-MnO2纳米颗粒 | 第47-49页 |
3.3.2Au-Mpy-Au@MnO2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可行性验证 | 第49-50页 |
3.3.3检测目标物时稳定性的验证 | 第50-52页 |
3.3.4对目标物的线性检测 | 第52-53页 |
3.3.5纳米探针对目标物检测的选择性验证 | 第53-54页 |
3.3.6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的拉曼成像 | 第54-56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用于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酯酶的双模式检测 | 第57-67页 |
4.1引言 | 第57-58页 |
4.2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4.2.1实验试剂 | 第58页 |
4.2.2实验设备 | 第58页 |
4.2.3ALP与AAP的反应过程 | 第58页 |
4.2.4紫外方法对ALP的检测 | 第58页 |
4.2.5拉曼方法对ALP的检测 | 第58页 |
4.2.6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8-59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4.3.1Au-Mpy-Au@MnO2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对AA检测的可行性验证 | 第59-60页 |
4.3.2Au-Mpy-Au@MnO2纳米探针对ALP检测可行性的验证 | 第60-61页 |
4.3.3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1-62页 |
4.3.4紫外法对ALP的线性检测 | 第62页 |
4.3.5拉曼法对ALP的线性检测 | 第62-64页 |
4.3.6纳米探针对目标物检测的选择性验证 | 第64-65页 |
4.3.7对实际血清样品的检测 | 第65-66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