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花生壳黄酮的提取及残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6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8页
     ·花生壳中抗氧化物成分的研究第11-12页
     ·抗氧化剂第12-14页
     ·花生壳抗氧化粗提物的制备第14-15页
     ·花生壳粗提取物中木犀草素的纯化第15页
     ·不同品种、类型花生壳对木犀草素含量的影响第15-16页
     ·花生壳吸附材料的研究第16-18页
   ·花生壳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花生壳抗氧化提取物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花生壳纤维素吸附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花生壳的综合应用第21-25页
     ·提取以木犀草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第21-23页
     ·制取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第23-24页
     ·制取膳食纤维第24页
     ·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料第24页
     ·制造食品容器第24-25页
   ·花生壳开发前景第25-26页
第二章 抗氧化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第26-39页
   ·试验试剂与仪器第26-27页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6页
     ·主要大型试验仪器第26-27页
     ·主要玻璃仪器第27页
   ·试验方法第27-31页
     ·花生壳的预处理第27页
     ·试验试剂的的配制第27-29页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9页
     ·溶剂的选择第29页
     ·单因素试验第29页
     ·正交试验第29-30页
     ·溶解性试验第30页
     ·抗氧化活性试验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32页
     ·溶剂的选择第32页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第32-35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35-36页
     ·花生壳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改性花生壳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第39-54页
   ·试验试剂与仪器第39-41页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第39-4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0页
     ·主要玻璃仪器第40-41页
   ·试验方法第41-42页
     ·Cu~(2+)溶液的配制第41页
     ·Cu~(2+)浓度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第41页
     ·改性性能评价指标第41-42页
     ·花生壳的预处理第42页
     ·Cu~(2+)溶液的静态吸附试验第42页
   ·硝酸改性花生壳吸附剂(NMPH)的制备第42-46页
     ·硝酸改性花生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第42页
     ·单因素试验及结果第42-44页
     ·正交试验验及结果分析第44-46页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剂(EMPH)的制备第46-51页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第46-47页
     ·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第47-49页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第49-51页
   ·改性前后花生壳吸附剂对Cu~(2+)的吸附性能比较第51页
   ·改性花生壳的表征第51-53页
     ·红外表征第51-52页
     ·扫描电镜(SEM)表征第52页
     ·X 射线衍射(XRD)表征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改性花生壳吸附剂对Cu~(2+)和Ni~(2+)的吸附试验第54-74页
   ·试验试剂与仪器第54页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第5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4页
   ·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第54-64页
     ·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第54-55页
     ·静态吸附单因素试验第55-58页
     ·选择最佳静态吸附条件的正交试验第58-60页
     ·吸附动力学试验第60-62页
     ·等温热力学试验第62-63页
     ·解吸及再生试验第63-64页
   ·柱床层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第64-72页
     ·试验方法第64-65页
     ·柱床层动态吸附性能评价指标第65页
     ·柱床层动态吸附试验及结果第65-68页
     ·固定床—穿透曲线法吸附动力学试验第68-71页
     ·再生试验第71页
     ·镍离子的静态吸附、柱床层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第71页
     ·竞争吸附试验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氮高效液相色谱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和评价
下一篇:手性聚电解质逐层组装多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