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其他哲学流派论文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价值意蕴及当代意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1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缘起第16-25页
   ·关于技术理性的生存困境批判第16-20页
     ·卢卡奇与物化理论第17-19页
     ·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第19-20页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溯源第20-24页
     ·理论引点:萨特的存在主义第20页
     ·理论基础: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0-22页
     ·理论工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2章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逻辑建构第25-33页
   ·技术理性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没落第25-26页
     ·辩证法与反形而上学第25页
     ·《理性与革命》与社会批判哲学的开启第25-26页
   ·单向度的人与技术理性批判第26-28页
     ·“单向度人”的提出第26-27页
     ·否定性思维与技术理性批判第27-28页
   ·形而上学回归的价值基础第28-32页
     ·重申形而上学的价值意蕴第28-29页
     ·审美乌托邦的找寻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技术理性批判的再批判第33-48页
   ·理性在现代性现象中的四个向度第33-38页
     ·技术性向度第33-34页
     ·公共性向度第34-35页
     ·规则性向度第35-37页
     ·超越性向度第37-38页
   ·马克思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第38-43页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误读第38-42页
     ·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第42-43页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当代启示第43-47页
     ·审美主义与社会批判保持必要的张力第43-45页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尼采超人哲学的后世影响与启迪
下一篇:从晚清中国社会变迁看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