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中国粮食供求预测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粮食安全预警模型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粮食供求平衡方面的研究 | 第12页 |
·研究内容简介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理论分析 | 第15-25页 |
·粮食市场的供求特征分析 | 第15-19页 |
·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实证分析 | 第16-19页 |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及评价 | 第19-23页 |
·粮食安全概念 | 第19页 |
·粮食供求平衡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粮食安全政策及评价 | 第20-23页 |
·确保安全的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内涵及原理 | 第23-25页 |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概念及特征 | 第23页 |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原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粮食供求及其预测 | 第25-41页 |
·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粮食价格和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 | 第25-26页 |
·收入水平 | 第26-27页 |
·人口增长 | 第27页 |
·粮食需求预测 | 第27-28页 |
·预测模型 | 第27-28页 |
·粮食需求预测结果 | 第28页 |
·粮食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成灾面积的影响 | 第29-30页 |
·粮食生产价格及粮食零售物价的影响 | 第30页 |
·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程度及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财政总投入及三项科技费用投入的影响 | 第31-32页 |
·粮食生产成本、每亩减税收益的影响 | 第32页 |
·粮食供给预测 | 第32-39页 |
·傅里叶级数法预测 | 第33页 |
·多元线性回归法预测 | 第33-36页 |
·灰色预测法预测 | 第36-38页 |
·组合预测法预测 | 第38-39页 |
·我国粮食供求预测结果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粮食供求紧平衡安全保障机制 | 第41-48页 |
·完善粮食行政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新型价格支持体系 | 第42-43页 |
·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 第43-44页 |
·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 | 第44-45页 |
·完善国际贸易战略体系 | 第45-46页 |
·加强特殊弱势群体援助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