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挪而未用行为的定性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意图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第2章 挪而未用行为的界定 | 第11-15页 |
·挪而未用行为的概念 | 第11-12页 |
·挪而未用的文义 | 第11-12页 |
·有关学者对挪而未用含义的表述 | 第12页 |
·挪而未用行为的特征 | 第12-13页 |
·行为主体的特殊性 | 第12-13页 |
·行为手段的复杂性 | 第13页 |
·侵犯客体的多样性 | 第13页 |
·挪而未用行为的类型 | 第13-15页 |
·非法活动型挪而未用行为 | 第14页 |
·营利活动型挪而未用行为 | 第14页 |
·其它活动型挪而未用行为 | 第14-15页 |
第3章 挪而未用行为的定性争议及原因分析 | 第15-19页 |
·挪而未用行为定性的争议观点的归纳 | 第15-17页 |
·不构成犯罪说及其理由 | 第15页 |
·中止说及其理由 | 第15-16页 |
·未遂说及其理由 | 第16页 |
·既遂说及其理由 | 第16-17页 |
·争议原因的分析 | 第17-19页 |
·立法层面的原因 | 第17-18页 |
·社会层面的原因 | 第18页 |
·理论层面的原因 | 第18-19页 |
第4章 挪而未用行为的性质确定 | 第19-27页 |
·有关理论问题的澄清 | 第19-22页 |
·挪而未用行为应该入罪 | 第19-20页 |
·挪用中的用是主观要件要素 | 第20-21页 |
·归个人使用是客观要素 | 第21-22页 |
·挪而未用行为的定性 | 第22-27页 |
·挪而未用行为的犯罪形态 | 第22-24页 |
·挪而未用行为应认定为其他活动型挪用公款 | 第24-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