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研究对象 | 第12-15页 |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诊断标准 | 第12-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观察方法 | 第15页 |
·观察指标 | 第15-16页 |
·疗效标准 | 第16-17页 |
3.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7页 |
1.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 第18-20页 |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的可比性 | 第18-19页 |
·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构成的可比性 | 第19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可比性 | 第19-20页 |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分析 | 第20-27页 |
·患者治疗前后ALT变化情况比较 | 第20-2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载量变化比较 | 第21-22页 |
·两组者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及IIBVDNA转阴率的变化比较 | 第22-2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eAg滴度变化、HBeAg转阴率比较 | 第23-24页 |
·两组患者完全应答情况比较 | 第24-25页 |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5页 |
·中医症候总疗效分析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47页 |
1.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第27-34页 |
·古代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7-28页 |
·现代中医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8-29页 |
·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29-34页 |
2.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第34-39页 |
·发病机制的阐发 | 第34-35页 |
·临床治疗现况 | 第35-39页 |
3 导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第39-40页 |
·病因病机阐述 | 第39页 |
·中医辫证分型的认识 | 第39页 |
·中医药施治观点 | 第39-40页 |
4 参仙乙肝灵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0-44页 |
5 体会 | 第44-45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表 | 第54-65页 |
综述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