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我国探矿权取得制度概述 | 第14-38页 |
第一节 探矿权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 | 第14-26页 |
一、探矿权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探矿权法律性质的界定 | 第15-24页 |
三、明确探矿权性质对完善探矿权取得制度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探矿权取得的含义及特点 | 第26-31页 |
一、探矿权取得的含义 | 第26页 |
二、探矿权取得的特点 | 第26-31页 |
第三节 我国探矿权取得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1-38页 |
一、清末矿业立法中的探矿权取得制度 | 第31-33页 |
二、民国矿业立法中的探矿权取得制度 | 第33-34页 |
三、建国后矿业立法中的探矿权取得制度 | 第34-38页 |
第二章 我国探矿权取得的方式和程序 | 第38-49页 |
第一节 探矿权取得的方式 | 第38-43页 |
一、探矿权的申请出让方式 | 第38-39页 |
二、探矿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方式 | 第39-42页 |
三、探矿权的协议出让方式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探矿权取得的程序 | 第43-49页 |
一、以申请方式取得探矿权的程序 | 第43-45页 |
二、以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探矿权的程序 | 第45-49页 |
第三章 我国探矿权取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立法的建议 | 第49-61页 |
第一节 我国探矿权取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6页 |
一、探矿权人的投资权益缺乏保障 | 第49-51页 |
二、探矿权审批、登记的权限过于集中 | 第51-52页 |
三、探矿权价款、使用费的收取不尽合理 | 第52-53页 |
四、行政管理捆绑探矿权出让,弊端突出 | 第53-54页 |
五、探矿权申请主体规定不明,致国资流失严重 | 第54-55页 |
六、招标拍卖挂牌范围不明,导致管理混乱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探矿权取得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6-61页 |
一、完善对探矿权人投资权益的立法保护 | 第56-57页 |
二、改革探矿权审批、登记过于集中的规定 | 第57页 |
三、弥补探矿权价款收取立法的不足 | 第57-58页 |
四、区分行政许可权与物权,减少行政束缚 | 第58-59页 |
五、明确申请主体的地位,保护国有资产 | 第59-60页 |
六、细化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的范围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