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缩写词表检索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2页 |
| 1 概述 | 第13页 |
| 2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3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 | 第14-17页 |
| ·物理方法 | 第15-16页 |
| ·化学方法 | 第16-17页 |
| ·偶联剂法 | 第16页 |
| ·表面接枝法 | 第16-17页 |
| ·乙酰化法 | 第17页 |
| 4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抗菌材料 | 第17-21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 第18-19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抗菌研究 | 第19-20页 |
| ·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应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抗菌塑料 | 第20页 |
| ·抗菌陶瓷 | 第20页 |
| ·抗菌涂料 | 第20页 |
| ·抗菌纤维 | 第20-21页 |
| 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3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竹粉的改性 | 第23页 |
| ·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3页 |
| ·竹粉及改性竹粉的吸潮率测定 | 第2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 ·SEM分析 | 第24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 ·竹粉的表面改性 | 第24-25页 |
| ·钛酸酯偶联剂对竹粉的改性 | 第24-25页 |
| ·铝酸酯偶联剂对竹粉的改性 | 第25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 ·DOP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 ·CPE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7页 |
| ·改性前后竹粉的吸潮率 | 第27-28页 |
| ·不同偶联剂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 | 第28-29页 |
| ·SEM分析 | 第29页 |
| 3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相容剂竹纤维-g-MMA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31-4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 ·竹纤维接枝MMA | 第32-33页 |
| ·加入相容剂竹纤维-g-MMA制备复合材料 | 第33页 |
| ·竹纤维及接枝竹纤维的吸潮率测定 | 第3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 ·X射线衍射 | 第33页 |
| ·TG分析 | 第33页 |
| ·SEM分析 | 第33-34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4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 ·竹纤维接枝MMA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34-40页 |
|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微波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微波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接枝反应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 第36-40页 |
| ·竹纤维及接枝共聚物的吸潮率 | 第40页 |
| ·接枝共聚物的表征 | 第40-4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 ·XRD分析 | 第41-42页 |
| ·TG分析 | 第42-43页 |
| ·SEM分析 | 第43页 |
| ·竹纤维-g-MMA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 | 第44页 |
| ·复合材料的SEM | 第44-45页 |
| 3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纳米抗菌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6-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 | 第47页 |
| ·纳米TiO_2/竹粉/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47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 ·色度分析 | 第48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8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48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第48页 |
|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 ·复合材料抗菌效果的长效性 | 第49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红外光谱 | 第49-50页 |
| ·不同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 | 第50-51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对复合材料色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 | 第52-53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 第53-56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的最小抑菌浓度 | 第53-54页 |
| ·不同纳米二氧化钛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复合材料抗菌效果的长效性 | 第55-56页 |
| 3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