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配合物手征光学性质的结构规律研究

主要创新点第1-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6-28页
   ·引言第16页
   ·手性配合物第16-19页
     ·二胺类和二醇类配合物第17-18页
     ·联吡啶、邻菲咯啉和二酮配合物第18-19页
   ·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第19-22页
   ·分子的光学活性机理第22-25页
     ·单电子机理第23-24页
     ·电偶极机理——激发子耦合第24-25页
   ·本文的工作第25-2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8-50页
   ·引言第28-30页
   ·基态密度泛函理论第30-39页
     ·能量是N和υ的泛函第30-31页
     ·Hohenberg-Kohn定理第31-33页
     ·限制性搜索方案第33-34页
     ·Kohn-Sham方程第34-37页
     ·交换相关泛函第37-39页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39-47页
     ·Runge-Gross定理第39-41页
     ·时间依赖的Kohn-Sham方程组第41-43页
     ·TDDFT中的线性密度响应第43-45页
     ·TDDFT工作方程第45-47页
     ·分子性质的计算第47页
   ·CD和UV光谱的计算方法第47-50页
第三章 三(二胺)合钌配合物手征光学性质的结构规律第50-68页
   ·引言第50页
   ·研究体系第50-53页
     ·三(乙二胺)合钌(Ⅱ)第51页
     ·三(1,2-丙二胺)合钌(Ⅱ)第51-52页
     ·三(2,3-丁二胺)合钌(Ⅱ)第52-53页
   ·基组的选择第53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配合物的优化几何参数第53-54页
     ·基态相对能量第54页
     ·DFT能级和Kohn-Sham轨道第54-57页
     ·转动强度和跃迁矩第57-59页
     ·CD和UV光谱第59-62页
   ·手征结构单元对CD谱的贡献和应用第62-65页
     ·各手征单元对CD谱的贡献第63页
     ·手性参数的应用第63-65页
   ·结论第65-68页
第四章 三(二胺)合钴配合物手征光学性质的结构规律第68-82页
   ·引言第68页
   ·研究体系第68-69页
   ·基组的选择第69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9-77页
     ·配合物的优化几何参数第69页
     ·基态相对能量第69-70页
     ·DFT能级和Kohn-Sham轨道第70-72页
     ·转动强度和跃迁矩第72-76页
     ·CD和UV光谱第76-77页
   ·手征结构单元对CD谱的贡献和应用第77-80页
   ·结论第80-82页
第五章 M(acac)_3(M=Co、Rh、Ir)配合物的光学活性第82-92页
   ·引言第82页
   ·研究体系第82页
   ·基组的选择第82-84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84-90页
     ·配合物的优化几何参数第84页
     ·DFT能级和Kohn-Sham轨道第84-86页
     ·转动强度和跃迁矩第86-88页
     ·CD和UV光谱第88-90页
   ·结论第90-9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引言第92页
   ·结论第92-93页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作者简况第113-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的合成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下一篇:含N杂环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