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干部选拔公信度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第15-19页 |
2.1 干部选拔公信度的内涵 | 第15-17页 |
2.1.1 基于过程主导的公信度 | 第15-16页 |
2.1.2 基于结果主导的公信度 | 第16页 |
2.1.3 基于双重因素的公信度 | 第16页 |
2.1.4 基于综合因素的公信度 | 第16-17页 |
2.2 干部选拔公信度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2.2.1 用人导向因素 | 第17页 |
2.2.2 管理机制因素 | 第17页 |
2.2.3 选拔程序因素 | 第17-18页 |
2.2.4 决策主体因素 | 第18页 |
2.2.5 任用客体因素 | 第18页 |
2.2.6 监督机制因素 | 第18页 |
2.2.7 公众认知因素 | 第18-19页 |
第3章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现状 | 第19-29页 |
3.1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的主要程序 | 第19-21页 |
3.1.1 岗位动议阶段 | 第19页 |
3.1.2 竞聘推荐阶段 | 第19-20页 |
3.1.3 考察聘任阶段 | 第20页 |
3.1.4 考核评价阶段 | 第20-21页 |
3.2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第21-29页 |
3.2.1 公信度评价项目设置 | 第21-22页 |
3.2.2 公信度评价测算标准 | 第22-23页 |
3.2.3 公信度评价管理程序 | 第23-24页 |
3.2.4 公信度评价结果统计 | 第24-29页 |
第4章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第29-37页 |
4.1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4.1.1 干部选拔过程中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 第32页 |
4.1.2 公示公开环节中发布信息量较少 | 第32页 |
4.1.3 民主推荐环节部分数据反馈失真 | 第32页 |
4.1.4 岗位考察过程中部分结论失真 | 第32-33页 |
4.1.5 岗位竞争中的非组织行为部分存在 | 第33页 |
4.1.6 公信度评价中的测算数据不够准确 | 第33页 |
4.2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3-37页 |
4.2.1 干部选拔的舆论导向不够清晰 | 第33-34页 |
4.2.2 选拔任用的管理程序不够透明 | 第34页 |
4.2.3 群众参与的民主机制不够完善 | 第34页 |
4.2.4 选拔人员的业绩评价不够准确 | 第34-35页 |
4.2.5 选拔过程的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 第35页 |
4.2.6 公信度评价的测算机制不够科学 | 第35-37页 |
第5章 提升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干部选拔公信度的对策 | 第37-47页 |
5.1 健全干部选拔导向机制 | 第37-38页 |
5.2 健全干部选拔公开机制 | 第38-40页 |
5.3 健全干部选拔民主机制 | 第40-41页 |
5.4 健全干部选拔考核机制 | 第41-44页 |
5.5 健全干部选拔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5.6 健全干部选拔评价机制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