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稀有金属冶炼论文--难熔金属冶炼(高温熔融金属)论文

基于含氧酸根形态监测的钨钼分离基础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5-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2 钨钥元素简介第15-19页
        1.2.1 钨钼的性质及分布第15-16页
        1.2.2 钨钼的水溶液化学第16-19页
    1.3 钨钼分离第19-24页
        1.3.1 沉淀法第19-20页
        1.3.2 离子交换法第20页
        1.3.3 溶剂萃取法第20-24页
    1.4 离子形态的重要意义第24-25页
        1.4.1 离子形态的定义第24页
        1.4.2 离子形态在萃取过程中的重要性第24-25页
    1.5 水溶液中含氧酸根离子形态的监测手段第25-30页
        1.5.1 分光光度法第25-26页
        1.5.2 核磁共振光谱法第26页
        1.5.3 质谱法第26-28页
        1.5.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28页
        1.5.5 拉曼光谱法第28-29页
        1.5.6 方法评估第29-30页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0-31页
    1.7 创新点第31-33页
第2章 酸性水溶液中钨、钼离子形态聚合转化的质谱行为第33-55页
    2.1 前言第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35页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3 样品制备及ESI-TOF-MS表征第34页
        2.2.4 数据处理第34-3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54页
        2.3.1 源温与锥电压的确定第35-42页
        2.3.2 酸性溶液中电喷雾质谱法监测钨离子形态第42-48页
        2.3.3 酸性溶液中电喷雾质谱法监测钼离子形态第48-53页
        2.3.4 拉曼光谱中的钨、钼离子形态第53-54页
    2.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回收过程中钨、钼离子形态的转化路径第55-71页
    3.1 前言第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56页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5页
        3.2.2 实验设备第55-56页
    3.3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56-57页
        3.3.1 实验装置第56页
        3.3.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70页
        3.4.1 回收过程中钨离子形态的转化路径第57-64页
        3.4.2 萃取过程中钼离子形态的转化路径第64-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离子形态对钨钼分离过程的影响第71-83页
    4.1 前言第71页
    4.2 实验部分第71-72页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71页
        4.2.2 实验设备与装置第71-7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80页
        4.3.1 钨钼分离过程中监测到的离子形态第72-73页
        4.3.2 钨钼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73-74页
        4.3.3 分离过程中钼损失率、钨去除率及钼溶液纯度第74-76页
        4.3.4 钨钼分离过程中离子形态转化路径第76-78页
        4.3.5 离子形态对钼酸钠溶液净化的影响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5.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5.2 建议与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煤钒矿全湿法硫酸常压浸取清洁提钒工艺研究
下一篇:贵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