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女警职业发展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女警职业发展研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2 女警职业发展概述 | 第17-22页 |
2.1 女警职业发展内涵 | 第17-20页 |
2.1.1 公安机关与女警 | 第17页 |
2.1.2 女警职业优势分析 | 第17-20页 |
2.2 女警职业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2.2.1 女警的职位分布 | 第20页 |
2.2.2 女警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 第20-22页 |
3 研究新时期女警职业发展的缘由与意义 | 第22-27页 |
3.1 关注女警职业发展是应对新的犯罪形势的现实需要 | 第22-23页 |
3.2 重视开发女警资源是提高警务效能的有效途径 | 第23-24页 |
3.3 提升女警职业能力是公安工作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 | 第24页 |
3.4 关注女警职业发展是国际警界和警学界的共识 | 第24-27页 |
4 女警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原因 | 第27-34页 |
4.1 女警职业发展困境的具体表现 | 第27-31页 |
4.1.1 社会上的职业性别偏见 | 第27-28页 |
4.1.2 组织中的职业性别隔离 | 第28-30页 |
4.1.3 女警自身的阻隔因素 | 第30-31页 |
4.2 女警职业发展困境溯因 | 第31-34页 |
4.2.1 组织内部助推力不够 | 第31-32页 |
4.2.2 女警自身驱动力不足 | 第32-34页 |
5 女警职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 第34-45页 |
5.1 改善女警的职业环境 | 第34-37页 |
5.1.1 加强法律与政策的支持 | 第34-35页 |
5.1.2 促进社会性别意识教育 | 第35-37页 |
5.1.3 推动新闻影视宣传客观化 | 第37页 |
5.2 创新女警招录管理机制 | 第37-41页 |
5.2.1 个性化女警招录与管理 | 第37-39页 |
5.2.2 优化组织文化与支持 | 第39-40页 |
5.2.3 建立全国女警资源信息网络 | 第40-41页 |
5.3 激发女警自身活力 | 第41-45页 |
5.3.1 增强主体意识 | 第41-42页 |
5.3.2 平衡家庭、工作、社会三者关系 | 第42-43页 |
5.3.3 积极培育女警文化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