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二章 CRKP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机制研究 | 第15-29页 |
2.1 材料 | 第15-16页 |
2.1.1 细菌来源及病历查询 | 第1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6页 |
2.2 方法 | 第16-23页 |
2.2.1 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16-17页 |
2.2.2 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选 | 第17页 |
2.2.3 PCR扩增相关耐药基因 | 第17-19页 |
2.2.4 MLST分型检测 | 第19-20页 |
2.2.5 质粒提取及分析 | 第20-23页 |
2.3 结果 | 第23-27页 |
2.3.1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病例分布特点 | 第23-25页 |
2.3.2 产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情况及其他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 第25-26页 |
2.3.3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 | 第26页 |
2.3.4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传播机制 | 第26-27页 |
2.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本地区主流的碳青霉烯类酶——KPC-2酶基因环境的探究 | 第29-40页 |
3.1 材料 | 第29-30页 |
3.1.1 细菌来源 | 第29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3.2 方法 | 第30-32页 |
3.2.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页 |
3.2.2 PCR扩增blaKPC-2基因 | 第30页 |
3.2.3 PCR Mapping及测序拼接检测blaKPC-2基因环境 | 第30-32页 |
3.2.4 MLST分型检测 | 第32页 |
3.2.5 质粒提取及分析 | 第32页 |
3.3 结果 | 第32-38页 |
3.3.1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 | 第32页 |
3.3.2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传播机制 | 第32-35页 |
3.3.3 blaKPC-2基因周围环境多态性分析 | 第35-38页 |
3.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血清分型分布及毒力基因检测 | 第40-51页 |
4.1 材料 | 第40-41页 |
4.1.1 细菌来源及实验对象 | 第40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4.2 方法 | 第41-45页 |
4.2.1 高黏液性(hypermucoviscosity,HM)表型检测 | 第41页 |
4.2.2 PCR扩增相关基因 | 第41-43页 |
4.2.3 血清抗性试验 | 第43-44页 |
4.2.4 异硫氰酸FITC荧光标记细菌 | 第44页 |
4.2.5 外周血的采集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 | 第44页 |
4.2.6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抗吞噬实验 | 第44-45页 |
4.2.7 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LD50值 | 第45页 |
4.2.8 统计学处理 | 第45页 |
4.3 结果 | 第45-49页 |
4.3.1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筛选及毒力基因检测 | 第45-46页 |
4.3.2 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血清抗性和抗中性粒细胞吞噬检测 | 第46-48页 |
4.3.3 产KPC-2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KPC-hvKP)的筛选 | 第48-49页 |
4.3.4 高毒力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验证 | 第49页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初探中性粒细胞凋亡在hvKP菌感染致病中发挥的作用 | 第51-58页 |
5.1 材料 | 第51-52页 |
5.1.1 菌株选择及实验对象 | 第51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5.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2页 |
5.2 方法 | 第52-54页 |
5.2.1 hvKP菌与非hvKP菌的培养和悬液制备 | 第52页 |
5.2.2 外周血的采集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 | 第52-53页 |
5.2.3 流式细胞术检测hvKP菌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变化 | 第53页 |
5.2.4 流式细胞术检测hvKP菌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产生ROS水平变化 | 第53-54页 |
5.2.5 ELISA检测hvKP菌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变化 | 第54页 |
5.2.6 统计学方法 | 第54页 |
5.3 结果 | 第54-56页 |
5.3.1 体内中性粒细胞凋亡在hvKP菌和非hvKP菌感染中的差异 | 第54-55页 |
5.3.2 体外验证中性粒细胞凋亡在hvKP菌和非hvKP菌中的差异 | 第55-56页 |
5.3.3 hvKP菌可抑制PMN呼吸爆发能力并促进细胞炎症因子释放量增加 | 第56页 |
5.4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综述 | 第64-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