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页 |
1.4 选题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化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19-29页 |
2.1 文化自觉的含义 | 第19-23页 |
2.1.1 文化的释义 | 第19-20页 |
2.1.2 文化自觉的语义与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3 文化自觉的特征 | 第22-23页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2.2.1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 | 第23-24页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第24-25页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9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的重要价值 | 第29-37页 |
3.1 文化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意义 | 第29-34页 |
3.1.1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 | 第29-30页 |
3.1.2 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代精神的思想动力 | 第30-31页 |
3.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前提 | 第31-32页 |
3.1.4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 第32-33页 |
3.1.5 应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外文化冲突的思想武器 | 第33-34页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的历史任务 | 第34-37页 |
3.2.1 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转型 | 第34-35页 |
3.2.2 以文化自觉确保文化建设安全 | 第35-36页 |
3.2.3 以文化自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的现状分析 | 第37-47页 |
4.1 当前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的成就与举措 | 第37-39页 |
4.1.1 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 第37-38页 |
4.1.2 弘扬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 第38页 |
4.1.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8-39页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所面临的挑战 | 第39-43页 |
4.2.1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反思尚需要推进 | 第39-40页 |
4.2.2 传统文化现代化演进的精神脉络有待梳理 | 第40-41页 |
4.2.3 文化话语权建构不足 | 第41-42页 |
4.2.4 外来社会思潮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 第42-43页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面临挑战的问题根源 | 第43-47页 |
4.3.1 传统与现代的割裂 | 第43-44页 |
4.3.2 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整合与创新不足 | 第44-45页 |
4.3.3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立思维 | 第45页 |
4.3.4 多元文化弱化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的对策 | 第47-55页 |
5.1 牢固夯实思想基础 | 第47-48页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第47-48页 |
5.1.2 切实提升文化自信 | 第48页 |
5.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第48-50页 |
5.2.1 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 第48-49页 |
5.2.2 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 | 第49-50页 |
5.3 加强主流文化的引导 | 第50-53页 |
5.3.1 强化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 | 第50-52页 |
5.3.2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52-53页 |
5.4 理性看待外来文化的挑战 | 第53-55页 |
5.4.1 正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53页 |
5.4.2 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