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1.2.2 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3.1 论文创新点 | 第13页 |
1.3.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传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4页 |
2.1.2 发展中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4-15页 |
2.1.3 相关理论小结 | 第15-16页 |
2.2 “中巴经济走廊”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2.1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意义与挑战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2.2.2 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潜力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3 “中巴经济走廊”中基础设施投资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中巴经济走廊的背景、内容与意义 | 第20-30页 |
3.1 中巴经济走廊的背景 | 第20-23页 |
3.1.1 国际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 | 第20页 |
3.1.2 中国的国内发展失衡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 | 第20-21页 |
3.1.3 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求 | 第21-23页 |
3.1.4 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倡议的诞生 | 第23页 |
3.2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内容 | 第23-26页 |
3.3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意义 | 第26-30页 |
3.3.1 维护两国能源安全 | 第26-28页 |
3.3.2 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 第28-30页 |
第4章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及投资现状 | 第30-41页 |
4.1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商品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 第30-31页 |
4.1.1 “中巴经济走廊”提出之前(1999-2012年) | 第30-31页 |
4.1.2 “中巴经济走廊”提出之后(2013-2016年) | 第31页 |
4.2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 第31-35页 |
4.2.1 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 第32-33页 |
4.2.2 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 第33-35页 |
4.3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商品贸易结构 | 第35-37页 |
4.3.1 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4.4 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现状 | 第37-39页 |
4.4.1 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历程 | 第37-38页 |
4.4.2 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主要领域 | 第38页 |
4.4.3 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讨论 | 第41-57页 |
5.1 GTAP模型设定与情景描述 | 第41-43页 |
5.2 贸易便利化效应分析 | 第43-50页 |
5.2.1 政策冲击测度 | 第43-46页 |
5.2.2 贸易便利化贸易效应分析 | 第46-50页 |
5.3 基础设施畅通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5.3.1 基础设施畅通的量化测度 | 第50页 |
5.3.2 基础设施畅通贸易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5.4 综合效应分析 | 第53-57页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5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