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闭合等离子体装置论文

液态锂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10页
主要缩写对照表第10-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液态锂在聚变装置中的应用第16-19页
    1.2 液态金属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第19-34页
        1.2.1 液态锂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研究第20-25页
        1.2.2 碱金属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研究第25-27页
        1.2.3 熔融金属热细粒化研究第27-32页
        1.2.4 小结第32-34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第34-37页
        1.3.1 研究目标第34页
        1.3.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1.3.3 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二章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装置设计第37-53页
    2.1 概述第37页
    2.2 实验系统设计第37-45页
        2.2.1 实验装置本体设计第37-42页
        2.2.2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第42-44页
        2.2.3 安全防护措施第44页
        2.2.4 其它辅助设施第44-45页
    2.3 实验步骤与工况第45-48页
        2.3.1 实验操作步骤第45-46页
        2.3.2 实验工况制定第46-48页
    2.4 实验现象与数据处理第48-51页
        2.4.1 实验现象观测第48-49页
        2.4.2 实验数据处理第49-51页
    2.5 实验误差分析第51-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研究第53-78页
    3.1 概述第53页
    3.2 固态锂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研究第53-60页
        3.2.1 实验现象及结果第53-56页
        3.2.2 典型特征分析第56-60页
    3.3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现象第60-67页
        3.3.1 典型现象描述第60-63页
        3.3.2 压力峰特征分析第63-67页
    3.4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第67-73页
        3.4.1 液态锂初始温度影响分析第67-69页
        3.4.2 冷却剂初始温度影响分析第69-72页
        3.4.3 液态锂初始质量影响分析第72-73页
    3.5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爆炸机理分析第73-76页
        3.5.1 细粒化现象分析第73-75页
        3.5.2 爆炸作用判断图谱第75-76页
    3.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锂液滴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爆炸强度分析第78-98页
    4.1 概述第78页
    4.2 基于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分析第78-82页
        4.2.1 冲击波公式分析第78-79页
        4.2.2 经验公式拟合第79-82页
        4.2.3 实验结果比对第82页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压力分析第82-90页
        4.3.1 BP神经网络结构第83-85页
        4.3.2 BP神经网络训练第85-89页
        4.3.3 实验结果比对第89-90页
    4.4 遗传算法优化后的压力分析第90-96页
        4.4.1 遗传算法框架第91页
        4.4.2 遗传算法配置第91-93页
        4.4.3 结果分析第93-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锂液滴细粒化机理及机械能释放模型研究第98-117页
    5.1 概述第98页
    5.2 粗混合理论分析第98-102页
        5.2.1 粗混合过程分析第99-100页
        5.2.2 机械能转化率分析第100-102页
    5.3 锂液滴细粒化过程分析第102-107页
        5.3.1 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第102-103页
        5.3.2 细粒化机理分析第103-107页
    5.4 机械能释放及压力峰值计算第107-110页
        5.4.1 机械能释放分析第107-108页
        5.4.2 压力峰值计算第108-110页
    5.5 锂液滴实验压力峰值对比分析第110-115页
        5.5.1 不同液态锂初始温度作用第111-112页
        5.5.2 不同液态锂初始质量作用第112-113页
        5.5.3 不同冷却剂初始温度作用第113-115页
    5.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锂液柱与冷却剂相互作用验证实验第117-138页
    6.1 概述第117页
    6.2 锂液柱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系统设计第117-122页
        6.2.1 实验装置设计第117-120页
        6.2.2 实验步骤与工况第120-122页
    6.3 锂液柱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第122-129页
        6.3.1 液态锂初始质量影响分析第124-125页
        6.3.2 液态锂初始温度影响分析第125-126页
        6.3.3 冷却剂初始温度影响分析第126-128页
        6.3.4 影响因素叠加的影响分析第128-129页
    6.4 氢气产生规律分析第129-132页
        6.4.1 氢气浓度分析第130-131页
        6.4.2 产氢速率分析第131-132页
    6.5 机理模型验证分析第132-137页
        6.5.1 爆炸过程对比分析第132-135页
        6.5.2 模型与实验比对第135-137页
    6.6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8-143页
    7.1 论文研究结论第138-141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41-142页
    7.3 研究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58-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遮阳的多功能窗户综合性能研究和优化
下一篇: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非定常流动的DES数值模拟和PO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