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9-22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3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2.1.1 财富及私人财富 | 第22-23页 |
2.1.2 财富管理和私人财富管理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2.2.1 财富增长理论 | 第24-25页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6页 |
2.2.3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6-27页 |
2.2.4 市场细分理论 | 第27-28页 |
2.3 其他相关理论及模型 | 第28-30页 |
2.3.1 波特的主要理论 | 第28页 |
2.3.2 PEST模型 | 第28-29页 |
2.3.3 SWOT分析模型 | 第29-30页 |
2.4 私人财富管理的现状 | 第30-34页 |
2.4.1 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现状 | 第30-31页 |
2.4.2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现状 | 第31-34页 |
3 招行上海分行财富管理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 第34-54页 |
3.1 招行上海分行简介 | 第34页 |
3.2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整体现状 | 第34-46页 |
3.2.1 招行私人财富管理发展过程 | 第35页 |
3.2.2 招行私人财富管理当前基本现状 | 第35-41页 |
3.2.3 招行私人财富管理产品当前现状 | 第41-45页 |
3.2.4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营销现状 | 第45-46页 |
3.3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现状调查 | 第46-51页 |
3.3.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第46-47页 |
3.3.2 问卷统计分析 | 第47-51页 |
3.4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第51-54页 |
3.4.1 私人理财产品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 | 第51-52页 |
3.4.2 客户不具备足够的海外理财意识 | 第52页 |
3.4.3 产品的宣传方式创新不足 | 第52-53页 |
3.4.4 营销渠道过于单一 | 第53-54页 |
4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环境分析 | 第54-68页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54-57页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54-56页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56页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56-57页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57页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57-61页 |
4.2.1 行业内竞争者 | 第57-58页 |
4.2.2 潜在竞争者 | 第58页 |
4.2.3 替代产品 | 第58页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58-59页 |
4.2.5 客户议价能力 | 第59-60页 |
4.2.6 行业竞争分析总结 | 第60-61页 |
4.3 私人财富管理业务SWOT分析 | 第61-68页 |
4.3.1 内部优势 | 第61-62页 |
4.3.2 发展劣势 | 第62-63页 |
4.3.3 发展机遇 | 第63-64页 |
4.3.4 面临威胁 | 第64-65页 |
4.3.5 SWOT分析矩阵 | 第65-68页 |
5 招行上海分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改进策略 | 第68-78页 |
5.1 拓展财富管理产品内容 | 第68-70页 |
5.2 重点发展财富管理客户 | 第70-71页 |
5.3 创立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 第71-73页 |
5.4 建设跨境联动服务平台 | 第73-74页 |
5.5 丰富理财产品营销渠道 | 第74-75页 |
5.6 构建专业理财管理团队 | 第75-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