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文学的“奇域幻境”书写--论老舍《猫城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1 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9页 |
第1章 《猫城记》与变形文学的互文性 | 第19-30页 |
1.1 《猫城记》的艺术手法:变形 | 第19-25页 |
1.1.1 于荒诞中窥出现实 | 第19-21页 |
1.1.2 幽默中尽显讽喻 | 第21-23页 |
1.1.3 心理挣扎中凸显悲剧 | 第23-25页 |
1.2 《猫城记》:生命形式的变形 | 第25-30页 |
1.2.1“人变非人”生命的一体 | 第25-27页 |
1.2.2“人变非人”思想的换位 | 第27-28页 |
1.2.3“人变非人”语言的缺失 | 第28-30页 |
第2章 换位与变形——《猫城记》的异域建构 | 第30-40页 |
2.1 时间维度:静止的时间图景 | 第30-35页 |
2.1.1 个体意志的“非成长”性 | 第30-33页 |
2.1.2“过去”“未来”当下化 | 第33-35页 |
2.2 空间维度:“理想花园”的坍塌 | 第35-40页 |
2.2.1 破败的物理空间 | 第35-37页 |
2.2.2 虚无的文化空间 | 第37-40页 |
第3章 异域社会的同质问题——对现实的变形与忧思 | 第40-50页 |
3.1 意象设置与变形原因 | 第40-42页 |
3.2“人与动物”变形:人沦落的惩罚 | 第42-44页 |
3.3 猫民生存的艰难:对生命的尊重 | 第44-46页 |
3.4“我”的炼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