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中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源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法理基础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功能考辨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立法现状与运行实效考察 | 第15-21页 |
第一节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立法分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立法定位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现行公司治理中股东会授权董事会运行效果的省思 | 第17-19页 |
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股东会任意授权 | 第17-18页 |
二、现有规范的适用与理解问题——股东会和董事会权限模糊 | 第18页 |
三、僵硬的行政化思想侵蚀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对当前我国股东会授权模式的重新思考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观察——外国关于股东会授权的立法实践 | 第21-24页 |
第一节 ——美国模式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日本模式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建议 | 第24-31页 |
第一节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的适用——从四个方面考虑 | 第25-27页 |
一、公司的行为规模 | 第25页 |
二、公司重大组织结构变化 | 第25-26页 |
三、大股东和董事会的滥权风险 | 第26-27页 |
四、董事的图利风险 | 第27页 |
第二节 树立保护弱者的立法观念,明确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内外监控制衡机制,确保公司管理有效运行 | 第28-31页 |
一、内部监控制衡机制 | 第29-30页 |
二、外部监控制衡机制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