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不安灵魂的拯救--卢西恩·弗洛伊德油画解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弗洛伊德的人生经历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弗洛伊德绘画的视觉传达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风格演变 | 第16-24页 |
一、前期矫饰纪实式风格 | 第16-18页 |
二、中期自传性视图 | 第18-21页 |
三、后期审视性图景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绘画特质 | 第24-28页 |
一、硬朗的边线 | 第24-25页 |
二、夸张的造型 | 第25页 |
三、厚重的肌理 | 第25-26页 |
四、沉稳凝重的色彩 | 第26-27页 |
五、肆意狂放的笔触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绘画题材的取舍 | 第28-32页 |
一、对人体的描绘 | 第28-29页 |
二、对画室的描绘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弗洛伊德艺术风格的成因分析 | 第32-44页 |
第一节 西方传统大师对其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一、安格尔 | 第32页 |
二、伦勃朗 | 第32-33页 |
三、德加 | 第33-34页 |
四、鲁本斯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同时代画家对其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与艺术活动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战争遗留下的恐怖和对其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五节 艺术主流审美的改变 | 第40-42页 |
第六节 二战后艺术思想的碰撞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