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制度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5-16页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第一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概述第18-28页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产生背景第18-22页
        一、传统农地流转路径存在不足第18-20页
        二、政策支撑和法律支持第20-22页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法律概念及特征第22-25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法律概念第22-23页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区别于一般信托的法律特征第23-25页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功能优势第25-28页
        一、受托人有效管理下的土地收益最大化第25页
        二、委托人农户及其集合体的权利最大化第25-26页
        三、契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发展方向第26-28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成立与生效第28-34页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效力来源第28-29页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成立与生效第29-31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成立第29-31页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生效第31页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无效的情形第31-34页
        一、设立集合信托的目的不合法第31-32页
        二、设立集合信托的农地不能确定第32-33页
        三、信托公司对集合农地进行非农建设第33-34页
第三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法律关系第34-46页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主体第34-37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委托人第34-35页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受托人第35-36页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受益人第36-37页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法律关系的客体第37-40页
        一、集合信托财产的界定第37-38页
        二、集合信托财产独立性和共益性第38-39页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财产的归属第39-40页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主体的权利义务分析第40-46页
        一、委托人(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第40-43页
        二、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第43-46页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实践及存在的法律问题第46-54页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中信模式”分析第46-50页
        一、中信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运行机制第46-47页
        二、中信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特征第47-48页
        三、中信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有利经验第48-50页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存在的问题第50-54页
        一、集合信托财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第50-51页
        二、集合信托法律关系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第51-54页
第五章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制度的法律对策第54-62页
    第一节 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法律地位及法律原则第54-55页
        一、明确集合信托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路径第54-55页
        二、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运行原则第55页
    第二节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第55-58页
        一、明确法律关系主体第56页
        二、完善集合信托主体权利义务设置第56-57页
        三、规范集合信托设立运行程序第57-58页
        四、完善民事责任认定和承担方式第58页
    第三节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监督机制第58-62页
        一、农地信托公司的内部约束第58-59页
        二、农地信托公司的外部监督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贷款违约模型及其预测准确度比较--基于Z小额信贷机构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放贷行为影响实证研究--基于银行规模、贷款技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