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1.重点难点 | 第15页 |
2.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精准扶贫与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8页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及内涵 | 第16-20页 |
1.精准扶贫战略产生的背景 | 第16-19页 |
2.精准扶贫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农村集体经济 | 第20-21页 |
1.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 | 第20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 | 第20-21页 |
3.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 | 第21页 |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变迁 | 第21-24页 |
1.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 第21-22页 |
2.农业合作化时期 | 第22-23页 |
3.人民公社时期 | 第23页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第23-24页 |
(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 第24-28页 |
1.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关键 | 第24页 |
2.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产业项目扶贫的重要基础 | 第24-25页 |
3.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拓宽精准扶贫渠道的有效途径 | 第25页 |
4.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加快精准扶贫的物质保障 | 第25-26页 |
5.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阻断“精英俘获”的重要手段 | 第26-28页 |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 | 第28-34页 |
(一)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晰和管理不规范 | 第28页 |
(二)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力不强和政策支持不精准 | 第28-29页 |
(三)农村基层干部能力和党组织能力的弱化 | 第29-30页 |
(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 第30-32页 |
(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缺乏人才和农民组织性较差 | 第32-34页 |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庄 | 第34-39页 |
(一)华西村 | 第34页 |
(二)南街村 | 第34-35页 |
(三)周家庄 | 第35-36页 |
(四)大寨村 | 第36页 |
(五)塘约村 | 第36-37页 |
(六)集体经济典型村庄的启示 | 第37-39页 |
四、以实现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为目标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议 | 第39-44页 |
(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监督体系 | 第39-40页 |
(二)加强政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支持的针对性 | 第40-41页 |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四)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第42-43页 |
(五)提升农村集体经济主体实力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