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南钢股份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案例研究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文章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页 |
二、政府主导型债转股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三、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文献回顾 | 第17-18页 |
四、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一、MM理论与权衡理论 | 第19页 |
二、博弈理论 | 第19-20页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第三节 债转股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 第20-24页 |
一、债转股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二、债转股分类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案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南钢股份概述 | 第26-27页 |
一、公司介绍 | 第26-27页 |
二、案例基本情况 | 第27页 |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政策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0-63页 |
第一节 案例分析思路 | 第30页 |
第二节 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分析 | 第30-44页 |
一、外部动因 | 第31-35页 |
二、内部动因 | 第35-44页 |
三、债转股动因评述 | 第44页 |
第三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过程分析 | 第44-58页 |
一、合作对象互选 | 第45-48页 |
二、双方利益达成一致 | 第48-50页 |
三、合作机制 | 第50-54页 |
四、利益协调机制 | 第54-57页 |
五、市场化退出机制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分析 | 第58-63页 |
一、财务分析 | 第58-61页 |
二、非财务绩效分析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63-6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63-6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