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效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2-14页
        1.2.1 研究意义第13页
        1.2.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3.1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发展研究第14-15页
        1.3.2 生源地助学贷款问题及对策研究第15-17页
        1.3.3 生源地助学贷款影响研究第17-18页
        1.3.4 生源地助学贷款与校园地助学贷款的比较研究第18页
        1.3.5 关于学生资助政策效果的研究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22-25页
        1.5.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5.2 研究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25-32页
    2.1 概念界定第25-27页
        2.1.1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第25页
        2.1.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第25-26页
        2.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26-27页
    2.2 理论基础第27-32页
        2.2.1 教育公平理论第27-28页
        2.2.2 计划行为理论第28-32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第32-37页
    3.1 研究对象第32页
    3.2 研究模型第32-33页
    3.3 问卷设计第33-34页
    3.4 数据来源第34-37页
第四章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瞄准性分析第37-49页
    4.1 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9页
    4.2 基于多重贫困识别标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性分析第39-42页
    4.3 基于Ravallion反事实模型的政策目标瞄准性分析第42-46页
    4.4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瞄准效果原因分析第46-49页
第五章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改进建议第49-52页
    5.1 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第49页
    5.2 强化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资格审查第49-50页
    5.3 构建多元化生源地助学贷款经办机构第50页
    5.4 改革单一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方式第50-52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1. 研究结论第52页
    2. 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附录B第63-71页
    B1 访谈提纲第63-67页
        B1.1 访谈提纲(一)第63-64页
        B1.2 访谈提纲(二)第64-65页
        B1.3 访谈提纲(三)第65-66页
        B1.4 访谈提纲(四)第66-67页
    B2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第67-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的疗效比较
下一篇:2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整形外科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