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金属配合物降解亚硫酸盐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四氮杂卟啉的研究概况第8-13页
        1.1.1 四氮杂卟啉的发展历史第8-9页
        1.1.2 四氮杂卟啉分类第9-11页
        1.1.3 四氮杂卟啉的合成与纯化第11-12页
        1.1.4 四氮杂卟啉的最新应用第12-13页
    1.2 目前食品中亚硫酸盐的降解研究第13-15页
        1.2.1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来源第13-14页
        1.2.2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第14页
        1.2.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降解第14-15页
        1.2.4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的在食品中的前景第15页
    1.3 选题思想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17-24页
    2.1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的合成第17-20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7-18页
        2.1.2 实验原理第18页
        2.1.3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的合成第18-20页
    2.2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20页
        2.2.1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钴(Ⅱ)[CoPz(mt)_8]的合成第20页
        2.2.2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铁(Ⅱ)[FePz(mt)_8]的合成第20页
    2.3 分析讨论第20-24页
        2.3.1 马来二腈二硫烯二钠盐第20-22页
        2.3.2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第22页
        2.3.3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金属配合物第22-24页
第三章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亚硫酸盐降解分析第24-39页
    3.1 循环伏安法测定硫代四氮杂卟啉的氧化还原性质第24-28页
        3.1.1 实验仪器第24页
        3.1.2 溶剂的处理和制备第24页
        3.1.3 电化学性质的测定第24-27页
        3.1.4 循环伏安数据统计第27-28页
    3.2 循环伏安数据分析第28-30页
        3.2.1 H_2Pz(mt)_8的循环伏安数据分析第28-29页
        3.2.2 CoPz(mt)_8的循环伏安数据分析第29页
        3.2.3 FePz(mt)_8的循环伏安数据分析第29-30页
    3.3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对亚硫酸钠的降解研究第30-37页
        3.3.1 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3.3.2 不同溶剂下与亚硫酸钠的反应第31-33页
        3.3.3 无光照条件下与亚硫酸钠的反应第33-35页
        3.3.4 有氧/无氧条件下与亚硫酸钠的反应第35-37页
    3.4 硫代四氮杂卟啉降解亚硫酸盐的过程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降解食品中的亚硫酸盐第39-47页
    4.1 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第39-40页
        4.1.1 实验原理第39页
        4.1.2 实验准备第39-40页
        4.1.3 实验步骤第40页
        4.1.4 计算第40页
    4.2 直接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第40-42页
        4.2.1 干果类第40-41页
        4.2.2 蜜饯类第41页
        4.2.3 蔬菜类第41-42页
        4.2.4 结果分析第42页
    4.3 不同预处理后测定亚硫酸盐含量第42-44页
        4.3.1 采用25℃水浸泡第42-43页
        4.3.2 0.5%小苏打浸泡处理第43-44页
        4.3.3 煮沸处理第44页
    4.4 八甲基硫四氮杂卟啉铁预处理第44-46页
        4.4.1 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的固定第45页
        4.4.2 利用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预处理后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第45-4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第五章 应用于植物表面二氧化硫的的降解研究第47-51页
    5.1 植物表面二氧化硫的来源及危害第47-48页
        5.1.1 二氧化硫的来源第47页
        5.1.2 二氧化硫过量对植物的危害第47-48页
    5.2 利用四氮杂卟啉铁对叶片进行处理第48-50页
        5.2.1 样品的选择第48页
        5.2.2 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第48-49页
        5.2.3 利用八甲硫基四氮杂卟啉处理叶片并测量第49-50页
    5.3 小结第50-51页
        5.3.1 样品降解分析第50页
        5.3.2 应用前景第50-51页
结束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Abstract第57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录因子USF1在糖转运蛋白基因上游结合位点的分析
下一篇:高分子—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