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烟气脱硫脱硝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脱硫技术 | 第12-14页 |
1.2.2 脱硝技术 | 第14-15页 |
1.2.3 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20页 |
1.3 微纳米气泡简介 | 第20-25页 |
1.3.1 定义和产生方式 | 第20-21页 |
1.3.2 微纳米气泡的基本特性 | 第21-23页 |
1.3.3 微纳米气泡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 第23-25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2.1 实验试剂、气体及仪器 | 第27-28页 |
2.2 实验装置、流程及内容 | 第28-31页 |
2.2.1 空气/水/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氧化吸收NO、SO_2 | 第28-29页 |
2.2.2 臭氧/水/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氧化吸收NO、SO_2 | 第29-30页 |
2.2.3 微纳米气液分散体氧化吸收NO机理 | 第30-31页 |
2.3 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31-34页 |
2.3.1 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2.3.2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空气/水/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脱硫脱硝的研究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微纳米气液氧化吸收NO、SO_2 | 第34-37页 |
3.2.1 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氧化吸收NO | 第34-36页 |
3.2.2 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氧化吸收NO、SO_2的主要历程 | 第36-37页 |
3.3 不同实验条件对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37-46页 |
3.3.1 SO_2对NO吸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SO_2氧化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pH对脱硝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4 NaCl对脱硝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5 SDS对脱硝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6 金属离子对脱硝的影响 | 第42-46页 |
3.4 最佳实验条件条件确定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臭氧/水/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脱硫脱硝的研究 | 第49-59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不同实验条件对臭氧/水/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0-56页 |
4.2.1 O_3与NO的摩尔比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SO_2氧化对NO吸收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Mn~(2+)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4 pH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5 NaCl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6 SDS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不同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下脱硫脱硝比较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之处、展望及建议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创新之处 | 第60页 |
5.3 展望及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