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木聚糖与木聚糖酶 | 第9-11页 |
1.1.1 木聚糖及其结构 | 第9-10页 |
1.1.2 木聚糖酶的分类和性质 | 第10-11页 |
1.2 木聚糖酶的应用 | 第11-14页 |
1.2.1 用于食品 | 第11-12页 |
1.2.2 用于饲料 | 第12页 |
1.2.3 用于造纸 | 第12页 |
1.2.4 木聚糖酶的其它应用 | 第12页 |
1.2.5 木聚糖酶分子定向改造进化的理论依据和策略 | 第12-14页 |
1.3 木聚糖酶结构 | 第14-15页 |
1.3.1 催化结构域(catalyticdomain,CD) | 第14-15页 |
1.3.2 木聚糖结合结构域(xylanbindingdomain,XBD) | 第15页 |
1.3.3 连接序列(linkersequence,LS) | 第15页 |
1.3.4 其他 | 第15页 |
1.4 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 | 第15-18页 |
1.4.1 CBD家族 | 第16-17页 |
1.4.2 CBD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18页 |
1.5 关于CBD融合酶的研究 | 第18页 |
1.6 立题背景 | 第18-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3.1 材料 | 第20-21页 |
3.1.1 菌株和载体 | 第20页 |
3.1.2 试剂 | 第20-21页 |
3.1.3 培养基 | 第21页 |
3.1.4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3.2 试验流程 | 第21-23页 |
3.2.1 得到单独的CBD2基因 | 第21-22页 |
3.2.2 对CBD_2进行定点突变,转化,蛋白诱导、纯化及性质分析 | 第22-23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3.3.1 模板质粒DNA提取 | 第23页 |
3.3.2 PCR扩增CBD2基因 | 第23-24页 |
3.3.3 对CBD2进行PCR定点突变 | 第24-25页 |
3.3.4 融合PCR | 第25页 |
3.3.5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5页 |
3.3.6 大肠杆菌阳性转化子的获得 | 第25-26页 |
3.3.7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检测 | 第26页 |
3.3.8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26-27页 |
3.3.9 SephadexG-25除盐 | 第27页 |
3.3.10 蛋白含量测定 | 第27页 |
3.3.11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第27页 |
3.3.12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 第27-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4.1 重组质粒 pET20b-CBD_2 基因的克隆 | 第30-31页 |
4.1.1 CBD2基因的克隆 | 第30-31页 |
4.1.2 pET20b-CBD_2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1页 |
4.2 突变质粒CBD-26的克隆 | 第31-33页 |
4.2.1 PCR扩增融合基因之CBD-26前半段基因 | 第31-32页 |
4.2.2 PCR扩增融合基因之CBD-26后半段基因 | 第32-33页 |
4.3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4.3.1 pET20b-CBD-26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4.4 基因测序与序列比对 | 第34-36页 |
4.4.1 CBD2基因序列比对 | 第34-35页 |
4.4.2 CBD-26和CBD_2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35-36页 |
4.5 CBD2的原核表达 | 第36-38页 |
4.6 pET20b-CBD-26蛋白的酶学性质分析 | 第38-41页 |
4.6.1 最适反应PH测定 | 第38页 |
4.6.2 最适温度测定 | 第38-39页 |
4.6.3 半衰期的测定 | 第39页 |
4.6.4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39-40页 |
4.6.5 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40-41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1-43页 |
5.1 结论 | 第41页 |
5.2 讨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