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裸眼3D显示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3D图像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裸眼3D图像处理方法及建模 | 第18-33页 |
2.1 裸眼3D图像显示的处理方法 | 第18-21页 |
2.1.1 基于双目视差的双目摄像头成像模型 | 第18-20页 |
2.1.2 传统裸眼3D显示屏图像处理方法分析 | 第20-21页 |
2.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框架设计 | 第21-23页 |
2.2.1 3D图像显示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2.2 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 | 第22-23页 |
2.3 双目图像处理算法的建模 | 第23-32页 |
2.3.1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立体匹配实时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2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原理分析 | 第24-28页 |
2.3.3 递归边缘保持图像滤波数学模型 | 第28-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裸眼3D图像显示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33-4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系统硬件平台主要模块的搭建 | 第33-41页 |
3.2.1 ARM主控芯片的选型 | 第34-36页 |
3.2.2 系统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36-37页 |
3.2.3 SD卡存储模块的设计 | 第37-38页 |
3.2.4 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38-40页 |
3.2.5 USB摄像头连接模块的设计 | 第40-41页 |
3.2.6 双目摄像头的选型和结构设计 | 第41页 |
3.3 系统操作系统WinCE6.0的移植 | 第41-48页 |
3.3.1 WinCE6.0集成开发环境设置 | 第41-42页 |
3.3.2 3D图像显示操作系统的定制 | 第42-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裸眼3D图像显示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 | 第49-65页 |
4.1 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 | 第49-50页 |
4.2 双目摄像头的标定与校准 | 第50-56页 |
4.2.1 双目摄像头图像数据同步采集 | 第50-51页 |
4.2.2 单目摄像头的标定 | 第51-54页 |
4.2.3 双目摄像头的立体标定 | 第54-56页 |
4.3 双目图像处理的算法的设计 | 第56-64页 |
4.3.1 基于REF模型的双目立体匹配代价聚合算法设计 | 第56-59页 |
4.3.2 REF双目立体匹配算法设计 | 第59-62页 |
4.3.3 双目匹配算法处理模块的开发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系统实机集成和仿真测试 | 第65-78页 |
5.1 双目匹配算法精确性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5.1.1 REF主要参数对匹配精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5.1.2 中值滤波对匹配精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5.1.3 图像处理算法仿真对比测试 | 第69-71页 |
5.1.4 彩色图像处理显示效果 | 第71-73页 |
5.2 双目匹配算法实时性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5.3 系统后台集成和实机移植测试 | 第74-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2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8-8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