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8页 |
1.1.1 帕金森病 | 第12页 |
1.1.2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 第12-14页 |
1.1.3 DBS手术流程 | 第14-16页 |
1.1.4 帕金森病DBS手术的难点 | 第16-18页 |
1.2 DBS术前靶点定位及术后电极靶点定位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1.2.1 DBS术前靶点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DBS术后电极靶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难点 | 第20-23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基于ICBM-152图谱的临床数据空间标准化 | 第25-41页 |
2.1 数字化人脑图谱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1.1 Brainweb图谱 | 第25-26页 |
2.1.2 Whole Brain图谱 | 第26页 |
2.1.3 Talairach图谱 | 第26-27页 |
2.1.4 MNI脑模板 | 第27-28页 |
2.2 ICBM-152图谱空间 | 第28页 |
2.3 基于K-L距离的脑中膈面识别算法 | 第28-32页 |
2.3.1 K-L距离的定义 | 第29页 |
2.3.2 问题描述 | 第29-31页 |
2.3.3 算法设计 | 第31-32页 |
2.4 临床数据校准至图谱空间 | 第32-34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2.5.1 模拟数据结果 | 第35-37页 |
2.5.2 实际数据结果 | 第37-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脑皮质标识点的分段仿射配准 | 第41-59页 |
3.1 大脑分区以及脑皮层标识点 | 第41-43页 |
3.1.1 大脑分区 | 第41-42页 |
3.1.2 脑皮质层标识点 | 第42-43页 |
3.2 脑皮层标识点的提取 | 第43-54页 |
3.2.1 FCM聚类算法 | 第44-47页 |
3.2.2 FCM聚类以及图像二值化 | 第47-48页 |
3.2.3 形态学图像处理 | 第48-51页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3.3 基于标识点的大脑分段仿射变换匹配 | 第54-58页 |
3.3.1 仿射变换的原理与性质 | 第54-55页 |
3.3.2 计算分块比例 | 第55-56页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B样条函数的非刚性配准 | 第59-78页 |
4.1 基于B样条函数的非刚性配准算法 | 第59-70页 |
4.1.1 互信息测度 | 第59-61页 |
4.1.2 B样条函数自由形变模型 | 第61-62页 |
4.1.3 L-BFGS优化算法 | 第62-63页 |
4.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4.2 多层B样条自由形变配准 | 第70-76页 |
4.2.1 不同网格尺度的形变特点 | 第70-71页 |
4.2.2 多层B样条自由形变优化 | 第71页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面向帕金森深部脑刺激手术的系统应用 | 第78-86页 |
5.1 临床数据及扫描参数 | 第78-79页 |
5.2 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 第79-80页 |
5.3 数据处理流程的应用 | 第80-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