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隐忧第14页
        1.1.2 绿色建筑发展历程相关研究的欠缺第14页
    1.2 研究对象第14-16页
        1.2.1 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第14-15页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前绿色建筑时期探源第18-33页
    2.1 古代人类的绿色观念第18-20页
        2.1.1 古代西方的绿色观念第18-19页
        2.1.2 古代中国的绿色观念第19-20页
    2.2 古代人类“绿色”建筑的特征第20-26页
        2.2.1 迎合地理第21-22页
        2.2.2 适应气候第22-23页
        2.2.3 低技术性第23-24页
        2.2.4 就地取材第24-25页
        2.2.5 经济制约第25-26页
    2.3 绿色建筑传承的中断与展望第26-27页
        2.3.1 工业革命中断了绿色观念的延续第26页
        2.3.2 绿色建筑发展陷入的困境第26-27页
    2.4 工业文明后期绿色观念的转向第27-31页
    2.5 工业文明后期“绿色”研究的流派第31-32页
        2.5.1 “软技术”派第31-32页
        2.5.2 “硬技术”派第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绿色建筑的诞生和推广第33-47页
    3.1 绿色建筑诞生的诱因第33-34页
        3.1.1 工业文明建筑观衰落第33页
        3.1.2 世界能源危机的唤醒第33-34页
        3.1.3 建筑产业的环境破坏第34页
    3.2 绿色建筑的先锋第34-36页
        3.2.1 乡土建筑第35页
        3.2.2 生态建筑第35-36页
    3.3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第36-37页
    3.4 绿色建筑体系的推广第37-46页
        3.4.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第37-44页
        3.4.2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问题第47-62页
    4.1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第47-49页
        4.1.1 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发展的现状第47-48页
        4.1.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新的实践和特点第48-49页
    4.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第49-55页
        4.2.1 观念的发展现状第49-51页
        4.2.2 技术的发展现状第51-52页
        4.2.3 制度的发展现状第52-55页
    4.3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第55-61页
        4.3.1 盲目追崇高科技第55-57页
        4.3.2 绿色建筑商业化第57-59页
        4.3.3 缺乏过程性控制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绿色建筑发展的展望第62-68页
    5.1 转变绿色建筑观念第62-64页
        5.1.1 重建人-建筑-自然观念第62页
        5.1.2 重建人-建筑-技术观念第62-63页
        5.1.3 重建人-建筑-经济观念第63页
        5.1.4 重建人-建筑-政治观念第63-64页
    5.2 转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第64-65页
        5.2.1 串联技术维度第64页
        5.2.2 拓展社会维度第64页
        5.2.3 结合经济维度第64-65页
    5.3 改善绿色建筑政策制度第65-67页
        5.3.1 完善激励性政策第65-66页
        5.3.2 建立全过程机制第66页
        5.3.3 推进信息公开化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第73-74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偏心条件下GFRP筋混凝土柱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灰浆的科学性及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