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轴温测量用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轴温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红外轴温探测 | 第11-14页 |
1.2.2 车载轴温监测 | 第14-17页 |
1.3 国内外薄膜热电偶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热电偶静态特性机理研究 | 第23-26页 |
2.1.1 塞贝克效应 | 第23-25页 |
2.1.2 绝对热电势率 | 第25-26页 |
2.2 热电偶动态特性机理研究 | 第26-29页 |
2.2.1 换热边界条件下热电偶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26-28页 |
2.2.2 热电偶动态响应时间计算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 第30-46页 |
3.1 传感器基体材料的选择 | 第31页 |
3.2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第31-37页 |
3.2.1 传感器基体结构的设计 | 第32-33页 |
3.2.2 NiCr/NiSi掩模的设计 | 第33-35页 |
3.2.3 专用夹具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4 铠装套筒的设计 | 第36-37页 |
3.3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 第37-42页 |
3.3.1 传感器的制备方案 | 第37-39页 |
3.3.2 薄膜的制备原理 | 第39-41页 |
3.3.3 Al_2O_3绝缘薄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3.3.4 NiCr/NiSi热电极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3.3.5 SiO_xN_y保护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3.4 传感器中薄膜的性能表征 | 第42-44页 |
3.4.1 A1203薄膜绝缘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3.4.2 NiCr/NiSi薄膜表面形貌表征 | 第43-44页 |
3.4.3 NiCr/NiSi薄膜成分分析 | 第44页 |
3.5 传感器的引线与组装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静动态标定 | 第46-62页 |
4.1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 | 第46-54页 |
4.1.1 传感器静态标定设备简介 | 第46-48页 |
4.1.2 传感器静态自动标定软件 | 第48-50页 |
4.1.3 传感器静态标定过程 | 第50-52页 |
4.1.4 传感器静态标定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4.2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标定 | 第54-61页 |
4.2.1 热电偶动态标定方法简介 | 第54页 |
4.2.2 传感器动态标定设备简介 | 第54-56页 |
4.2.3 传感器动态标定软件 | 第56-58页 |
4.2.4 传感器动态标定过程 | 第58-59页 |
4.2.5 传感器动态标定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轴温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 第62-76页 |
5.1 轴温监测系统硬件 | 第62-65页 |
5.1.1 AI-701人工智能温控仪简介 | 第62-63页 |
5.1.2 AI-701接口规格 | 第63-64页 |
5.1.3 AI-701系统参数设置 | 第64-65页 |
5.2 轴温监测系统软件 | 第65-68页 |
5.2.1 通讯指令编写 | 第66-67页 |
5.2.2 轴温监测系统软件开发 | 第67-68页 |
5.3 轴温监测系统测试 | 第68-70页 |
5.3.1 硬件连接 | 第68-69页 |
5.3.2 软硬件配置 | 第69-70页 |
5.3.3 系统测试 | 第70页 |
5.4 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磨损实验 | 第70-75页 |
5.4.1 实验系统 | 第70-71页 |
5.4.2 实验过程 | 第71-72页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自更新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图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 第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