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展示调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5-18页 |
| 2 沁县在对传统节日变迁过程的具体描述和分析 | 第18-30页 |
| 2.1 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18-19页 |
| 2.2 节日类型与展示分析 | 第19-20页 |
| 2.3 传统节日中展示方式 | 第20-21页 |
| 2.4 传统节日中展示的民间艺术 | 第21-30页 |
| 3 沁县重建传统节日展示的途径 | 第30-48页 |
| 3.1 “空间性”——建立民俗博物馆 | 第30-34页 |
| 3.1.1 关于民俗博物馆概况 | 第30-32页 |
| 3.1.2 关于民俗博物馆的民俗展览 | 第32-34页 |
| 3.2 “非常性”——开展节日主题活动 | 第34-37页 |
| 3.2.1 沁县元宵民俗文化节概况 | 第34-35页 |
| 3.2.2 沁县端午节民俗文化节的概况 | 第35-37页 |
| 3.3 “特殊性”——传统节日中民间艺术展示 | 第37-44页 |
| 3.3.1 山西沁州书会展演 | 第37-41页 |
| 3.3.2 民间七十二行技艺展演 | 第41-43页 |
| 3.3.3 历史传统文化巡游展演 | 第43-44页 |
| 3.4 “娱乐性”——拓展节日活动 | 第44-48页 |
| 3.4.1 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 | 第44-45页 |
| 3.4.2 创新民俗文化 | 第45-48页 |
| 4 沁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展示的困境 | 第48-52页 |
| 4.1 当地政府需要正确干预 | 第48-49页 |
| 4.2 对古旧农器具的保护有待加强 | 第49-50页 |
| 4.3 有效促进传统节日与当代信息社会的融合 | 第50-52页 |
| 5 正向引导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 第52-56页 |
| 5.1 传统节日是民族新文化的凭借 | 第52页 |
| 5.2 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 第52-53页 |
| 5.3 传统节日有助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 | 第53-56页 |
| 结语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6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